【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底線思維是以底線為導向的一種思維方法和心態,要求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客觀分析每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妥善解決問題。
當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已全面鋪開。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更應該把“三嚴三實”作為一面鏡子,做到細照、常照,時時知曉“紅線”、筑牢“防線”、守住“底線”,樹立底線思維,爭做“四有”好干部。為方便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貫徹中央精神,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策劃:跟習近平等七常委學習底線思維。
(一)底線思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
——據《學習時報》報道,習近平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會議上強調
(二)守好底線的關鍵是什么?
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我們的立場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大膽探索、勇于開拓,也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后行。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切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2013年10月7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深刻認識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要教育引導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堅持“兩個務必”,自覺為黨和人民不懈奮斗,不能安于現狀、盲目樂觀,不能囿于眼前、輕視長遠,不能掩蓋矛盾、回避問題,不能貪圖享受、攀比闊氣。
——2014年6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要堅決嚴肅查處,不以權勢大而破規,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違者眾而放任,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
——2015年6月26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思想教育要突出重點,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黨員、干部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覺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要加強警示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三嚴三實”要求,著力點就在一個“嚴”字、一個“實”字。“嚴”字蘊涵的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等嚴肅的政治追求,是完善組織生活、貫徹民主集中制等嚴格的組織原則,是懂規矩、守底線、拒腐蝕、永不沾等嚴明的紀律要求,如果離開了這個“嚴”字,就會導致信仰迷失、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最終失去凝聚力、戰斗力。
——2014年9月1日,劉云山在中央黨校2014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紀律是不可觸碰的底線,規矩是檢驗對黨忠誠的重要標準。講規矩是內在自覺要求,是對黨性的重要考驗。無數案例表明,領導干部往往是從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進而違法。從嚴治黨就要執紀必嚴、動輒則咎,體現紀律的嚴肅性。
——2014年3月5日,王岐山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黨是政治組織,黨規黨紀保證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底線;法律體現國家意志,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底線。黨章規定,黨員必須自覺遵守紀律、模范遵守法律。全面從嚴治黨,就要抓全黨的紀律,使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
——2015年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到浙江省調研時的講話
堅持底線思維,積極穩妥化解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新出現的問題,確保不出現大的問題。
——2014年3月31日至4月1日,張高麗在河北調研經濟運行情況時的講話
(三)領導干部需要守好哪些底線?
1、守好清正廉潔的底線
干部廉潔自律的關鍵在于守住底線。只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所有領導干部都必須把反腐倡廉當作政治必修課來認真對待,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發表《依紀依法嚴懲腐敗,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廉潔自律,必須筑牢思想防線,加強主觀世界改造,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黨性修養,做到持之為明鏡、內化為修養、升華為信條。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我剛當干部時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干部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干部。要發財可以合法發財,自己經營,靠勤勞致富、靠能力致富、靠智慧致富,光明正大、理直氣壯,這么干不是很好嗎?為什么要在為黨和人民服務的崗位上戴著假面具去干那些傷天害理的事?!自己的良心難道一點沒有發現嗎?睡得著覺嗎?把這些事情想清楚了,干事自然有底線,自然有高度,自然不會做那些充滿了誘惑、可能掉入陷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
——2014年5月8日,習近平在同中央辦公廳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要嚴格執行干部管理制度,講原則不講關系,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讓干部時刻感到身邊有一把戒尺。要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以零容忍態度反對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把反腐利劍高舉起來,形成強大震懾。
——2015年3月5日,俞正聲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時的講話
為政清廉是黨的性質的根本體現,是我們黨贏得民心的重要法寶。當年斯諾訪問延安,贊嘆我們黨的領袖廉潔奉公、勤儉樸素的作風,稱之為“東方魔力”、“興國之光”。今天,堅持清正廉潔,依然是領導干部必須守好的基本底線。現在,黨員干部面臨的最大考驗不是“槍彈”而是“糖彈”,不是生與死、血與火,而是名與利、得與失。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算清廉政這本賬,切實增強思想上的免疫力、黨紀國法的執行力、為官用權的約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干事、坦坦蕩蕩為官。
——2015年3月1日,劉云山在中央黨校2015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不能觸犯法律的紅線
領導干部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
——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
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要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能違法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不能對司法機關工作進行不當干預。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
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還必須嚴格執紀。有了規矩不嚴格執行,就像開車不守交規,任性就要出事。應當說,現在黨紀黨規是比較系統和全面的,許多要求也很明確具體,但問題是落實不夠、執行不力。對黨員干部來說,守法只是一個基本底線,而遵守和執行黨紀黨規意味著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有許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黨員干部不能做。要堅持黨紀嚴于國法,領導干部嚴于一般黨員干部,使紀律和規矩真正成為不可觸碰的紅線。要堅持有紀必執、執紀必嚴,對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嚴格問責、嚴肅處理,不搞法不責眾、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為例,切實維護紀律規矩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通過強化紀律的剛性約束,推動政治生態不斷改善。
——2015年5月13日,劉云山在中央黨校2015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要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摒棄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切實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始終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堅決反對以權謀私、假公濟私,切實做到公正用權、公平處事。
——2015年2月6日,劉云山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結業上的講話
(四)如何守好底線?
1、學會用好兩面鏡子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點亮理想之光,補足精神之“鈣”,用心體察民情,用情為民造福,堅持嚴律己、有底線、守法紀,堅持勤政敬業、先之勞之,切實擔負起促進改革發展穩定、持續改善民生的責任。
——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的講話
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發揮好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要以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為反面教材,聚焦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領導干部深刻總結反思,認清嚴重違紀違法對黨的形象的巨大危害,認清反面典型所作所為給黨和人民事業造成的重大損失,從理想信念、紀律規矩、黨性原則等方面剖析根源、汲取教訓、引以為戒。要緊密聯系自身實際,舉一反三、檢身正己,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嚴起來實起來。
——2015年7月31日,劉云山出席省區市和部分部門單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各級黨委要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要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看問題,既要看到國際國內形勢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從壞處著想,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較好的結果。
——2012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黨外人士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面對錯綜復雜、快速變化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既要充分肯定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的態勢,也要看到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要看到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
——2012年12月9日,習近平在廣東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時的講話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要堅持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圍繞落實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的要求,針對決策、執行、監管中的責任,明確各級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情形。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各盡其責、形成合力。
——2015年7月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的講話
政府將大力簡政放權,不做競技場的“收票員”和“運動員”,而是做好“裁判員”,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同時,政府還要兜住底線,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創業者特別是青年人創業解除后顧之憂,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015年3月23日,李克強會見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年會的境外代表時的講話
要守住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這條民生底線,將民生政策更多地向困難群眾、困難地區傾斜。
——2014年3月7日,張德江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