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哈爾濱大火現場,消防員在倒塌的樓體中進行搜救。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1月2日,哈爾濱大火中5位年輕的消防戰士在滅火時被倒塌建筑掩埋殉職。他們是當下中國消防員傷亡情況的縮影。據《人民公安》數據,2008年至2012年5年間,犧牲在救火一線的消防人員超過140人,平均年齡只有24歲。悲劇發生后,通過數十次采訪,新京報記者聯系了6個省近20名消防員,力圖展現中國消防員的真實現狀,并思考問題所在。
5名消防員被坍塌建筑掩埋后,哈爾濱太古小區居民鄭忠磊回憶起消防員們最初趕到火場時的情景。
1月2日下午,哈爾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被濃煙籠罩的最初十幾分鐘,先后兩批消防員拖著水帶趕到樓下。
鄭忠磊注意到他們“手足無措地站著”,互相詢問:你們接到什么命令?在這里救火還是繞到后面?最后都茫然搖頭。接著,他們“手忙腳亂地”尋找消防栓,“有的孩子連消防水帶都接不上。”
鄭忠磊堅持稱這些消防戰士為“孩子”。他能背出殞身火場5人的名字和年齡,楊小偉最大,22歲;趙子龍最小,18歲。
這是當下中國消防員傷亡情況的縮影。據《人民公安》數據,2008年至2012年5年間,犧牲在救火一線的消防員超過140人,平均年齡只有24歲。
“一次次,逝去的年輕生命讓人痛惜。應從制度上探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福建省消防總隊一名專家說。
“他不可能應付那樣的火情”
現役消防戰士反映,他們一般受訓數月就要上火場,技能缺乏
搜索“消防員”、“犧牲”兩個關鍵詞,可看到近年來數十起消防員遇難的報道。
2014年5月,上海盛華景苑小區大火,建筑物內突發爆燃,23歲的錢凌云和20歲的劉杰被氣流推出窗口,墜落死亡。
2013年1月,杭州蕭山大火,消防戰士尹進良、陳偉、尹智慧因風向突變犧牲,平均年齡22歲。
為何犧牲的消防員都如此年輕?曾參與此次哈爾濱大火救援的哈爾濱消防支隊一指揮官陳平(化名)介紹,目前消防人員配額為國家兵役編制,每年的新兵征集是主要人員補給來源,從18歲至22歲不等。這決定了一線消防部隊主要由年輕人組成。
這些年輕人需要大量培訓。“在征召消防員方面,除了基本的體檢以外,并不設其他門檻,往往需要花大量時間從零開始培養……”,山東省濟南市消防支隊長高明在《消防周刊》撰文稱。
一定期限、專業化培訓,是消防員入行必須保證的。
陳平介紹,從慣例看,中國的消防員入行培訓時間并不短。入新兵連三個月后,進入消防隊,第一年進行基礎知識、設備和消防技能的訓練,是不允許上火場的。
但現實無法保障一年的訓練時間,陳平說,義務兵服役期只有兩年,如果第一年不上火場,下一年就該復員了。
被采訪的多名現役消防戰士反映,他們一般在消防隊訓練數月后就會上火場。許多新兵滅火時,連基本常識都不知道。哈爾濱大火中犧牲的趙子龍,到消防隊才一個多月。
一名福建消防員說,一次救火中,幾個新兵站在火場墻根下,根本不知道是火場中最危險的地方之一。班長為救新兵,自己被砸傷。在該班長被提干留在消防隊幾年后,又遇到類似情況,為救新兵再次被砸傷。
沒有積累,“怎能有經驗”?
現役消防戰士服役期只有兩年,缺乏經驗積累,消防部隊后續培訓也缺少實戰訓練
“經驗,對消防員意味著安全。”河南一名消防員說。但對于服役期一般只有兩年的現役消防戰士,經驗的積累極為有限。
陳平說,別說培訓僅一個多月的趙子龍沒法判斷危險信號,很多復雜火情,入伍兩三年的消防戰士也未必有能力判斷和應付。“這需要長時間積累,沒見過那么多樣火情,不了解各類建筑構造,怎么可能有經驗?”
上海盛華景苑小區大火中消防員被氣流沖出窗外,消防專家麻庭光分析,這是火災動力學中典型的“回燃現象”:火災中,大量可燃懸浮顆粒匯聚在密閉室內的天花板下方,一旦消防隊員破門,氧氣涌入,可燃氣體瞬間被引燃,產生巨大火球和氣流。“消防員對現場情況顯然分析不足。”
陳平自己也經歷過危險。他當新兵時遇到過一次二甲苯發生爆炸,電線桿都被炸斷了。“工廠內一片漆黑,我們沖進去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用水槍噴水。”
后來有經驗的指揮員罵他們,這么危險怎么能沖進去呢,很可能會有新的爆炸。
前述福建消防員說,他們曾去一個蚊香廠滅火,一名新兵沖在最前面,結果因粉塵爆炸被嚴重燒傷。
“救火時考慮官員的要求”
多位受訪消防員反映,消防部門在火場經常受到外行地方官員干預
陳平參與了哈爾濱大火的救援,但他認為救火過程“沒依照科學方式進行,且受到行政命令干擾。”
在這次火災中,哈爾濱市政府公布失火建筑情況:只有簡單承重結構,內部情況復雜。而且,起火15個小時后,還沒找到圖紙。
5名消防員遇難后,外界質疑指揮者強令消防員進入燃燒近9小時的建筑內滅火。黑龍江消防部門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時消防官兵都在3層樓頂救火,并沒有進入樓體內強攻,不會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
但哈爾濱市公安消防支隊化工中隊指導員劉綱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楊小偉等人遇難前在二三樓之間。他們接到哈爾濱消防大隊的任務:進入三樓滅火。
1月3日14時左右,建筑已被燒透。新京報記者在火災現場聽到哈爾濱市政府一名官員說,希望設備能進入樓體滅火。該提議遭到現場專家駁斥,“不能再讓消防員涉險。”
哈爾濱大火中的“行政干預”并非孤例。河南一名消防員稱,一次救火中,著火建筑已無法保住,當地官員仍提出,要內攻,要保住財產。
一名現役消防戰士說,他曾去某工業區救火,裝化學原料的長柱形罐體著火,濃煙滾滾,由于罐頂口太小,加之有風,直升機無法準確噴灑滅火劑。出警的消防隊特勤中隊有經驗的老消防員建議,可以從罐體底部鑿洞,將罐內的可燃物抽出運走。
但在場領導表示該廠是納稅大戶,要盡量保住生產物資,要求戰士盡快靠近滅火。
在場很多老兵明白,就算不爆炸,高溫和濃煙也是巨大危險。但最終兩名戰士爬到罐頂,把滅火劑噴進去。
某省消防總隊一負責人坦承,消防部門在火場經常受到地方官員干預。“從消防驗收到日常消防檢查,我們都要看地方政府臉色,救火時也會考慮官員的要求。”他說,消防部隊的裝備由地方政府采購,必須與地方政府保持良好關系。
火患重重的城市
由于人手不足,消防員疲于應付火災,無法完成日常消防檢查和火患查找工作
進入消防隊30多天,18歲的新兵趙子龍只剛剛學習了穿戰斗服,熟悉空氣呼吸機等設備。對救火技巧幾乎“一無所知”。
目前,國內消防員主要由現役兵和各地政府招募的合同制消防員組成,其中現役兵占半數以上。
陳平所在的消防隊全部是現役兵,受編制限制,人力一直不足。因此才會讓趙子龍上火場。
資料顯示,發達國家平均每1萬人口有10名以上消防員,發展中國家一般為3至5名消防員,而中國目前每1萬人口只有2名以下消防員。
陳平介紹,目前哈爾濱人口1000萬,但消防員只有1000余人。
各地普遍存在消防員缺乏情況。湖北當地媒體公開報道,去年,該省一線現役消防員只有3400人,152個消防站48%未達到滿編執勤,缺編近3000人。
從2003年起,部分地方政府試水合同制消防員,形式與國外職業化消防員類似。
但南方某省消防總隊專家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提到,盡管已開展了十年多,但合同制消防員目前遠未達到當初設想的目的。
數量明顯不足的中國消防員面對的是火患重重的城市。
本次哈爾濱發生火災的起火建筑并沒有通過消防驗收,消防通道長期被阻塞。2010年7月,該建筑也曾發生過大火,附近數百居民被疏散。居民此后曾屢次上訪反映火患,但沒有部門處理。
新京報記者采訪的近20名消防員都表示,由于人手不足,他們面對火災頻發已捉襟見肘。對于查找火患,消防員心有余而力不足。“消防消防,防患是最重要的。”陳平說,很多時候,消防檢查流于形式。消防員需要24小時在崗,繃緊神經,根本就沒多余人手去進行日常消防檢查。
河南、福建、江蘇等多地消防員也稱,他們的駐地城市也是消防隱患重重,尤其是秋冬火災高發季節,他們奔忙于火災現場,根本無暇進行日常消防檢查。
多名消防員提到,消防部門消防檢查還會遇到各種阻力,“有些企業會找地方領導說情。”
哈爾濱市道外區的金龍商廈,從2014年4月起,邊裝修邊營業。2014年9月,該商廈發生嚴重火災,造成兩人身亡。事故發生后,該市場商戶在市場門外搭建臨時棚子擺攤經營,棚里生著爐子,火患依舊。
“我們顧不過來,也管不下去。”陳平說。此前消防部門取締商戶,就被商戶找到地方政府給他們施加壓力。
合同制消防員流失
各地合同制消防員由于待遇低,晉升空間不足等原因,大量流失
25歲的消防員周培(化名)是浙江寧波一名合同制消防員。他的服務期三年,再有數月合同到期。類似他這樣的合同制消防員,占該市總消防人員的4成左右。
周培所在的合同制消防隊組建時有20多人,需要應對3個鎮的火情。
合同制消防員也有崗前培訓。但周培只接受了兩個多月的培訓,涉及體能、隊列、紀律、理論知識、簡單救火操作。培訓之后有考核,但是由于消防員缺口太大,考核不合格按規定應開除,但實際只扣了點錢。安徽、福建、河南、浙江等多省的合同制消防員培訓都與此類似。
三年間,周培的隊友走得只剩7人。周培說,春節后,他們7人也都打算離開。
2011年,東南某省會城市招100個合同制消防員。其中一名消防員告訴新京報記者,3年間,已有半數人離職。
周培分析,隊友們離開的原因首先是待遇,他們月薪2500元。
周培所在的城市,房屋每平米均價1.3萬元。他有次去小吃店救火,店門口掛著招聘啟事:月薪3000元。周培對自己的收入很不滿,“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經歷生死。”
周培還覺得缺少晉升空間。最近,福州市消防支隊為留住合同制消防員中的精英,拿出兩個管理崗位公開競聘。該市合同制消防員數量超過600人。
“現役兵消防員缺口大,合同制消防員流失嚴重。這是目前中國消防體制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國武警學院一名專家說。
河南省消防總隊一負責人認為,目前在國內全盤推行合同制消防員成本太高,可行的方案是將現役消防部隊的消防驗收和防火監督等職能剝離,只保留火災撲救和社會救助職能。
該負責人還認為:目前消防主力仍是現役消防部隊,應進一步提高現役部隊中戰士轉士官的比例,讓有經驗的消防戰士留下來。“在火場,一個老兵有時頂一個班新兵。”
講述
Casillas 55歲 美國洛杉磯消防局長,從業25年
救人比救房子更重要
在美國,要成為職業的消防員,需要申請和通過一系列測試。
在進入消防隊之前,需要特訓。我是25年前加入消防隊的,那時我們要接受為期4個月的特訓,現在已經延長到6個月了。特訓包括4個方面,消防知識和技能;建筑結構方面的知識;醫療急救知識;關于使用消防器械的知識技能。
僅僅特訓是不夠的,加入消防局后,還要在消防隊內接受為期1年的專業培訓才能正式上崗。此間,新消防員進火場,必須在有經驗的隊員陪同和指導下才可以。
成為正式消防員后,接到火警,要立刻檢查和準備好救火設備、消防車,必須保證4-6分鐘之內到達火場,10分鐘的燃燒時間太長了。
然后要了解火情,包括起火建筑的結構、里面可燃物的情況、火場的溫度;分析滅火需要的時間和策略;除了了解失火建筑的結構,還需要分析整個區域的所有建筑群,以保證火勢不會蔓延到其他建筑物。這些都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救火永遠把握一個原則:救人比救房子更重要(Always safe people, but not the building)!如果建筑物里有人,就算冒再大的險也要去救;但如果人員均已撤離,現場的火情難以撲滅,且全是易燃物,我們會馬上撤退。只要里面沒有人,我們不會拿任何消防員的性命去冒險。
我們會有專門的評估員來監控現場建筑物是否安全,確保消防員救火時建筑不會倒塌。
除了處理火情,每年我們都有一項例行的任務,就是負責轄區內所有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證它們符合防火安全標準,做好監測。
消防員的平均年薪在5萬-6萬美元之間,在社會上中等偏上。
這個職業要接受嚴格培訓,擁有專業知識。在美國,每個人都想成為消防員,這是一份專業且受人尊敬的職業。
徐逸承 37歲 臺北市文山區景美分隊消防員,從業16年
我會一直干下去
剛畢業的學生要經過基礎訓練,時長至少9個月,考試通過才能進入單位。如果是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畢業的,可以直接工作。
剛開始進入消防隊的人,要有學長(已經工作四五年以上)帶著處理幾次火災,當被認為有能力自己處理火災后,就可以跟著指揮官和小隊長進入火場。
但新人會被監督著,一旦被學長發現有危險,就會被拉住。年輕人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有的是力氣,想要沖進去趕快救人,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比較沖動。
工作后,還需要經常復習、加強救援技巧和學新的課程。
分隊、大隊、消防局、消防署每年都會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各種訓練,比如每年都會辦化學藥品的培訓。
此外還有基礎火災搶救、進階火災搶救、普通靜態水上救援、河流急流救援、船舶和航空救援、隧道救援等。訓練是真刀實槍的,如果有疏忽也會有可能受傷,之前就有學長因為轉錯方向,斷了一只手。
接到報警后,指揮官會先在電腦上找到基本資訊:失火街區的簡易地圖和附近的一些消防栓。根據消防栓的位置部署消防隊,防止水源不足。還要負責研究行車路線,使之更快地到達現場。
救火時,一般沒有建筑結構圖,除非是剛建的樓。通常我們通過觀察相鄰樓層的內部結構來預測失火樓層。
到達火場,先匯報建筑物的起火狀況和待救情況。如果沒有人待救,就判斷火災的等級,失火物品,需不需要加派人手。根據標準作業程序,分為三級火警。一級火警派三個消防分隊,以此類推。
如果需要救人,可能來不及判斷失火物品,就會直接沖進去。
消防員是很穩定的職業,我會一直干下去,隊里年齡最大的是指揮官小隊長,今年55歲,已經工作三十多年。
現在的薪資會比一般大學畢業生高,50萬新臺幣。剛開始工作是40萬新臺幣。(記者 張永生 翟星理 實習生 李驍晉 楊懌 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