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浙江溫嶺,擱置農村近1年的校車。據媒體報道,這批“校車”總投資約2000萬元,原計劃用于解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接送難題。圖/CFP
針對媒體報道的溫嶺52輛校車“擱置”事件,昨日教育部通報稱,這些“校車”是由安徽駐臺州商會項目負責人偽造溫嶺市教育局批文購置的,相關方面已將相關嫌疑人實施強制措施,正在進一步審理。
擱置近一年被當“公廁”
據媒體報道,52輛“校車”由安徽駐臺州商會投資約2000萬元購置,用于計劃在臺州所轄縣級市溫嶺成立的校車公司使用,以解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接送難題,但卻沒能變成現實,擱置農村近一年,被稱為“僵尸車”,甚至被人當做“公廁”使用。
針對此事,國務院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責成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進行核查,并要求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妥善處置。
浙江溫嶺市教育局解釋,擱置在村內的車輛未取得相關許可,不屬于校車。據浙江省相關要求,學校或者校車服務提供者申請取得校車使用許可,應當向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提交書面申請。
該局曾發布通報稱,去年7月下旬,安徽駐臺州商會曾向溫嶺教育局送交一份《溫嶺市校車服務有限公司可行性報告》,隨后,溫嶺教育局組織多次調研并開會研究認為,該市已審批51輛校車,基本滿足全市校車接送需求,目前成立“校車服務有限公司”條件不成熟。
據媒體報道,安徽駐臺州商會相關負責人稱,溫嶺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曾對他們的想法持口頭肯定和支持態度。
打印店私刻教育局公章
據教育部通報顯示,安徽駐臺州商會項目負責人偽造溫嶺市教育局批文,在溫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預登記和注冊“溫嶺市惠民校車服務有限公司”后,購置了這批校車。
“他們好像是從打印店里私刻了教育局的公章。”昨日,溫嶺市教育局安管科一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介紹。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浙江)顯示,“溫嶺市惠民校車服務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9日進行工商登記,一般經營項目是汽車租賃服務。
“經營范圍為汽車租賃服務,車輛不能用于接送學生,如果用于接送學生,必須再取得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同意后再擴大經營范圍。”溫嶺市教育局負責人稱,而這個申請已被教育局明確拒絕。
溫嶺市教育局也積極與周邊區縣聯系,幫助商會妥善處置這些“校車”。目前,52輛“校車”已全部駛離溫嶺。 (記者 許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