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4年8月5日完成臺本

                  ——云南魯甸地震,搶通“生命通道”!

                  (節目導視)

                  記者:

                  現在還緊缺哪些藥品呢?

                  翠屏村衛生站醫生:

                  就是像一般的消炎藥,然后就是像那些一般皮外傷這些藥。

                  解說:

                  食品缺,飲用水缺,藥品缺,賬篷缺,防雨保暖物資缺,專業的設備缺,救災物資設備的缺乏不是因為真的缺,而是運輸通道被阻斷。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昆明勘測設計院副總工程師 魏植生: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人都過不去。

                  解說:

                  食品藥品空投,重傷員空中轉移,地震震中龍頭山今天實現了第一次空投,作為運輸主力的公路交通,挖了堵,堵了挖,便捷的空中運輸又能否成為新的生命通道?《新聞1+1》今日關注云南魯甸地震,搶通生命通道。

                  主持人 王寧: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進入今天正在直播的《新聞1+1》。應該說這兩天我們的心都被云南災區的人們牽著,此時此刻距離云南魯甸地震發生過去了53個小時,而距離整個的救援黃金72小時的最后期限已經越來越近了,我們看到今天下午的2點半最新的數據統計,在這次地震當中已經有410人遇難, 108萬人受災,可問題就是,救援就是救命,可這救命的路卻一直都通不了,是什么原因讓這條路一直堵著呢?我們來看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今天特別在云南的昭通市魯甸縣委宣傳部的官方微博上所看到的兩張曬出來的,手寫的車牌號碼,還配上了一句話,說“從魯甸縣通往災區的公路上,請以下的這些車主及時地挪開,保障交通的通暢,有搶通生命線的大件物資通過,大家一定要幫忙轉發。”也就是說這些車輛堵塞了運送物資的路,而我們也看到在這些車牌號當中,也不乏救援的車輛,就像蘆山地震一樣,我們也看到了救援車輛反而成了這次救災過程當中的一個添堵的麻煩,這樣的討論其實在蘆山地震的時候就一直不絕于耳,可是到今天這件事還依然是我們的焦慮,所以我們還是要在這兒再多一句提醒,很多的時候雖然我們不能夠到達現場,但是真心守望的力量更加強大。

                  這是人為的原因讓路堵了,還有就是當地的環境原因,因為泥石流,因為一些滑坡,包括大雨還有地勢的原因,讓有一些路是搶通了又堵了,堵了之后再搶通,然后再次被堵。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道路,在這些道路上我們看到我們的救援人員是歷盡了千辛萬苦,可到現在還是沒有太多好消息傳來,比如說在震中龍頭山的方向,這個龍泉河的戰備鋼架橋現在正在架設當中,龍頭鄉境內的施初村也就是在這兒,這條道路也在搶通,包括在龍頭山鄉境內的八寶村,還有西屏村、龍井村,還有銀屏村,我看到下午4點鐘發布的,道路搶通還在繼續。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條這樣的路,用紅筆勾出來的是省道101,這條通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通道,在昨天我們看到這條通道還有十八公里被堵著,但是今天還好,有一些變綠了,就是打通了,但是依然有三公里是紅線,這三公里的堵點當中,我們的記者正好也在現場,我們看一下現在這三公里的堵點情況怎么樣了,我們連線一下本臺記者邢彬,邢彬你好。

                  云南魯甸·本臺記者 邢彬:

                  你好。

                  主持人:

                  現在這三公里的堵點有沒有更多的推進?

                  邢彬:

                  這個三公里的堵點,其實是相當于下午來講4.8公里以后,到目前已經又往前推進了,到現在昭巧線路由魯甸鎮通往巧家鎮,靠近牛欄江橋最后幾公里的堵,現在只剩下三公里的擁堵位置。雖然現在天色已晚了,大家看我身后手指的位置,雖然沒有燈亮,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已經停止了搶通公路,而是說下午的施工是在那個,我手指的位置,在進行施工,目前那邊路都已經被搶通了,而現在那個救援點已經繞到了山頭的后方去進行救援,而且在我的右手方向大家可以看到,由于前方是更加靠近了震源地帶,所以前方的道路情況已是更加復雜,比如說路面比較濕滑,再有一個報廢的車輛也比較多,所以巧家縣的道路部隊還在往前方調運重型的設備去增援前方的搶通工作。

                  主持人:

                  搶通工作到什么時候有一個大概的時間預期能夠通路?

                  邢彬:

                  我下午見到了云南省交通局的局長,他說現在正在全力地搶通,他預計大概明天左右整個昭巧縣就可以全縣打通了。

                  主持人:

                  我們看到特別吃力,是一公里一公里在往前推,在這種情況之下,物資能進去嗎?怎么進呢?有可能嗎?還是完全沒可能?

                  邢彬:

                  目前來講,物資如果走陸運的話,走汽車路的話,通過巧家向這次地震的震源龍頭山鎮方向運的話,目前為止還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

                  謝謝邢彬。剛才我們的記者是通過現場的一些非常詳細的說明告訴我們,如果這條路通不了的話,物資就沒有辦法進入,所以現在當地災區的人們還是面對著一個物資短缺的情況,當然還有生命急需救援的危急時刻,現在災區到底缺一些什么呢?我們在截止到今天做節目之前特別做了一些梳理,通過短片看一下。

                  云南臺記者 王正民:

                  賬篷還是一個缺少的,而且我們了解到,災區還缺少水,以及食物。

                  解說:

                  昨天,這組圖片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在魯甸地震災區龍頭山鎮的龍泉中心,因為地下水和自來水的渾濁,救援官兵也只能用渾水泡面煮飯充饑。而就在今天下午3點,成都軍區云南魯甸抗震救災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說,渾水不再渾,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重災區一次性發放凈水消毒片2000人份,經過消毒凈化并沉淀后的山泉水可以燒開后飲用。這樣的消息無疑讓災區的部分用水得到了暫時性的緩解。然而在一些偏遠的村莊里,用水仍然是個大問題,今天下午,龍頭山鎮龍井村村民就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況。

                  毛權 村民 云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龍井村:

                  地震了,水沒有了,現在喝水的問題就是自己去找一點,有時候在別人家的水池里面看看,如果說沒壞的話,里面還有一點。

                  解說:

                  魯甸縣龍頭山鎮龍井村距離震中直線距離約8公里,今天下午村民毛權說,目前救援隊還沒有到達村里,除了缺水,吃飯也成了問題。

                  毛權:

                  自己家里面的東西都是拿出來吃了,像房屋沒有倒塌的,自己冒著生命危險進去,把它給拿出來,大伙一起吃。像這個時候吃了,那下午的生活又怎么辦,又要到哪里去弄。

                  解說:

                  因為村中的房屋大多在地震中倒塌了,毛權現在都睡在外面,連日來的雨水天氣又給他和村民的生活增添了麻煩。

                  毛權:

                  現在我們都是拿一捆塑料布搭起來,晚上的時候人都在下面,只要一下雨,外面的被子都會全部弄濕了。

                  解說:

                  毛權說,正是因為公路不通,救援隊伍和物資進不來,村民們目前的生活也只能依靠自救。目前在地震災區,堰塞湖山體滑坡和公路運輸線被堵塞,成為了影響災區救援的主要因素。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 羅建軍:

                  堰塞湖離咱們的震中龍頭山鎮有8公里,是位置偏東,24小時之內,它的水位高已經漲了30米高,所以是相當危險的。

                  解說:

                  龍頭山鎮牛欄江紅石巖村附近目前已經形成堰塞湖,與2013年獲取的影像對比,水面面積已經是日常水位的三倍,而通往堰塞湖的公路也被阻斷,導致機械設備無法進入堰塞湖進行搶險。

                  羅建軍:

                  整個這條公路這邊就全部被堵上了,要疏通它,應該是有相當大的困難,這是一個小車隊,就被兩頭的滑坡全部給攔截住。

                  解說:

                  而對于那些已經被送往醫院的傷員來說,他們的醫藥物資也并不充裕。

                  左翼 云南省魯甸縣人民醫院志愿者:

                  現在醫院最缺吃的和穿的,藥物也缺的,像繃帶這些。

                  解說:

                  正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左翼今天下午,也通過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醫院現在缺少志愿者。

                  左翼:

                  因為我在縣醫院幫忙,然后志愿者太少了,大量缺男生。

                  主持人:

                  我記得我曾經在一本小說當中看到過一個作家描寫說,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就是你看你的同伴在遠處他倒下了,你卻來不及救他,其實現在我們就看著有很多很多的同胞,正在地震災區經受著這樣時間的考驗,他們自己在跟時間抵抗,在賽跑,可是我們卻幫不了他,我們來看看現在他們到底還缺點什么,我們能為他們做一點什么。我們特別做了一個梳理,我們先來看,現在災區最缺的,剛才短片當中也說到了,賬篷、棉被、毛毯、衣服,簡而言之就是防雨和御寒的,因為我們特別查閱了資料,截止到今天晚上8點鐘,未來三天魯甸地區的天氣是多陣雨或者是雷陣雨,局部地區可能有中到大雨,因為河水被地震所污染,所以飲用水非常缺乏,食品、藥品不用說了,因為路斷了,所以東西進不去,而專業的救援隊伍和設備也沒有辦法進去,雖然我們知道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有了非常專業的直升機,可以有非常大型的重型的機械可以調進去,但是因為直升機目前為止也沒有辦法到達現場,有一些重型的直升機沒有辦法具體地把這些救援的隊伍和設備放進去,所以這個是非常缺乏的。

                  當然我們也看到現在的魯甸縣的龍頭山鎮的災民集中安置點的情況,我們趕快來連線一下本臺記者韓逾昊,因為他現在就在這個安置點,這個安置點也是這次地震災區當中最大的一個安置點,我們看看那兒現在缺乏物資的狀況和醫療的狀況怎么樣。韓逾昊。

                  云南魯甸·本臺記者 韓逾浩:

                  王寧你好。

                  主持人:

                  你好,我想知道現在因為這個路不通,物資沒有辦法進去,安置點人們的情緒還好嗎?大家是怎么樣來面對這些的?

                  韓逾昊:

                  好的,正像剛才說的,龍頭山鎮現在非常缺賬篷,缺到什么程度呢,在我現在所在的最大安置點,一共有大概130頂賬篷,里面安置了有1100名受災群眾,但是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說,整個這個鎮上大約差不多有6000名受災的群眾,可想而知這個賬篷缺。大家住進去以后,條件現在什么樣呢?我們現在進一個家來看一下,你好,我們進來采訪一下,是這樣的,我們進到家里面看一下,首先照明是能夠保證的,這個電力供應在每家每戶現在都有一個電力的照明,但是如果想比如說給手機充電,這些其它的用電器現在是沒辦法保證的。現在只能夠保證照明,如果家家戶戶都用電器的話,現在電力的負荷是達不到的,因為沒有那么大平方的線來供給電力。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受災群眾他們住的基本上都是這種用磚頭墊起來,墊到木板上面的床,根本就不是一個正規的床,所以現在來說最缺的就是賬篷、床,還有一些電線。說完住,我們來說一下吃,現在都說這里缺食物,目前來說在災區現在能夠選擇的食物只有方便面和大米粥,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災民他們會自己準備一些比如說咸菜,或者一些調味品,從外面買的,來改善一下自己的飲食,其他還沒有其他的選擇。但是從今天開始,由于直升機大量的投運救災物資,現在來說食品是能夠保證的了,雖然可能吃的不是太好,但是能夠填飽肚子了。另外一方面,現在公路運輸還是無法抵達到災區,所以一些大件的,比如我們剛才說的床、賬篷,還有蔬菜,還有棉被,現在都沒有辦法抵達到災區,只能通過直升機。

                  主持人:

                  謝謝逾昊,剛才通過現場的畫面我們看的特別清楚了,雖然說吃的已經有了,雖然單一,但是廖勝無幾,但是沒有床,沒有墊,沒有賬篷,包括醫療的設備也非常的簡陋,這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個地震發生之初,云南昭通市委書記劉建華特別說到的,比如嚴重的傷員轉運的困難,道路搶修的困難,物資的缺乏,還有嚴重缺乏專業的救援隊伍和設備,這些到今天三天過去了,其實還有很多很多都沒有解決,所以下面我們要趕快連線一下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醫療專家李向暉,我們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醫療專家,他曾經先后參與了多項國際的救援,包括海地的地震,玉樹的地震,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專家,我特別想請教一下您,李醫生。

                  中國國際救援隊醫療專家 李向暉:

                  你好。

                  主持人:

                  我們看到每一次在尤其是地震發生的時候,最容易斷的就是公路,可往往我們最最依賴的就是公路,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有第二條途徑嗎?

                  李向暉:

                  現在的國際醫療救援的趨勢是航空醫學轉運,其實無論在地震、海嘯、洪災之類的,對道路的破壞都是很現實的,而且短期內對道路的修復是不太現實的,那么航空醫學轉運就成為了一種最有效的救援運輸途徑。比如我們在印尼海嘯救援的時候,我們人是坐C130運輸機到了災害現場,而有一部分設備是經過陸路運輸的,陸路運輸要整整晚到了48個小時,這就說明航空轉運是一個有效的救援途徑,可以使傷病員得到最好、最快、最安全的醫療救治。

                  主持人:

                  我想讓您簡單說一下這個航空轉運在技術層面上有難度嗎?要想實現它難嗎?

                  李向暉:

                  航空醫療轉運,其實現在最直接有效的是直升機的救援,垂直的空運能力對救災快速反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決交通瓶頸問題,這點從航空器來說,有翼飛機還有旋翼飛機,就是直升機,那么直升機起降條件要求的并不高,有籃球場大小的地方就行,對于醫學航空轉運,它在直升機上可以進行一些改裝,比如加一些心電監測設備,加一些呼吸機,還有氧氣之類的,這樣就可以改裝成衛生飛機。它在運輸過程中可以把一些血制品,需要急救的藥品,包括災害救援的醫務人員,給他運到災區,然后再把危重傷員通過直升機再轉運出災區。

                  主持人: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地震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我們會有一些航空的物資的投放,包括運輸傷員,但除此之外,剛才您所說的到在飛機上能夠治療傷員的我們好像還沒有看到。

                  李向暉:

                  這個在美國和德國都有叫空中ICU,相當于我們在醫院里的危重病房,它有很多的比如說電子設備,包括醫療設備、除顫器、呼吸機都可以裝到飛機上,對直升機或者運輸機進行一定的改裝,一般來說像直升機,像黑鷹直升機這種小型的可以運載一到兩名危重傷員,如果像C130這種比較大點的運輸機,它運七八名危重傷員都是可以的,這在國際救援中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很實用的一種運輸方式,它可以實現一個傷員的危重傷員的無縫銜接。

                  主持人:

                  沒錯,可以在空中就可以治療他了,救命真是。

                  李向暉:

                  從災害現場快速的檢傷,快速處置,然后上飛機,在飛機中再進行進一步的處置,然后下來以后再到醫院。

                  主持人:

                  謝謝李醫生,確實您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知道其實現在的生命第二條通道,空中通道如果是一個便捷的、系統的、完備的話,將會有多少生命而因此得救呢,在這次地震的第三天,我們看到我們的空中通道也打開了,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我們通過短片了解一下。

                  解說:

                  交通中斷,通訊中斷,電力中斷,位于震中龍頭山鎮的八寶村,因此一度成為孤島,然而在今天,針對八寶村的空中救援通道終于得以啟用,上午近10點,隨著天氣轉晴,滿載救援物資的直升機從云南昭通機場起飛,救援人員此行的任務,不僅是向八寶村孤島空投物資,更要初步對八寶村附近的堰塞湖進行勘測。

                  成都軍區13集團軍某陸航旅副參謀長 唐春:

                  堰塞湖的水位是每小時漲一米,現在這個八寶村可能大半個村子都沒有了,轉移了三千群眾,昨天已經轉移出來。

                  解說:

                  而經過幾番勘測后,直升機也終于在八寶村找尋到了合適的空投地點,下降到距地面50米左右的距離后,成功空投了食品和水。

                  本臺記者 劉峰:

                  今天下午,直升機載著賬篷、藥品等更多救援物資進災區,并擴大空投范圍,還將繼續通過空中救援通道轉運重傷員。

                  解說:

                  果然,直升機隨后又對八寶村的重傷員進行了轉移,村民司得祥的爺爺就是其中之一,這位老人被滾落的石頭砸傷了腰部。

                  八寶村村民 司得祥:

                  在救護車很困難的情況下,他們能派飛機過來,把我們送到很好的醫療部隊去。

                  解說:

                  經過20分鐘的飛行,直升機到達昭通機場,轉運傷員的救護車早已在此等候,司得祥的爺爺被醫護人員送上救護車,轉運到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除開八寶村,今天成都軍區的直升機還針對魯甸災區的其他地區進行了物資運送和傷員轉運。

                  本臺記者 張穎:

                  在這架直升機上,總共裝載了120箱方便面,還有55箱礦泉水,以及一些像壓縮餅干之類的軍用食品,總共是1.5噸。剛才我們的飛機是緊急降落在魯甸一所小學門口的臨時降落點,僅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把物資卸下之后,再把傷員抬上飛機。那么現在我們總共是搭乘了七名傷員和他們的家屬,而他們大多數是被石頭砸中導致骨折,在當地沒有辦法進行完全救治的傷員。現在我們把這12名傷員再運送到昭通機場,在昭通機場四輛已經等待在這兒的120急救車,現在把傷員緊急送往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而我們看到在另外一邊,一架東航的客機已經等待在這兒,據我們了解這架客機是經過改造等待轉運比較危重的病人,直接運往昆明的醫院進行救治。

                  解說:

                  為了保證空中通道的暢通無阻,今天成都軍區緊急調用10架直升機,而明天這些直升機還將全方位進行救援。

                  成都軍區副軍長 馬雄:

                  下一步的重點,一個是食品,第二就是藥品,藥品將在下一步還會加大,作為我們下一步重點的一個方面的內容。

                  主持人:

                  我記得在戰爭當中直升機是首戰選我,選我必勝,而這能不能用在我們的救災當中,我們要特別連線一下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的副秘書長金磊,金秘書長。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秘書長 金磊:

                  你好。

                  主持人:

                  我們看到跟國外的一個對比,比如說美國在全國的救援飛機能夠達到一萬架,時間能夠10分鐘就到,德國更是全國有49個點,15分鐘就能到,我們國家要想建立一個長效的一個機制,還需要什么?

                  金磊:

                  應該說交通工具,這個作為交通工具在災害救援中最有效的方式,應該說是立體的空中救援,我們記得汶川大地震第一個運出傷員的是靠直升飛機,第一個將藥品和食品送進災區的是直升飛機,在關鍵時刻又是米-26直升機將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的機械設備運到了堰塞湖的上空,應該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這樣的一種立體救援的機制,國家應該建立中國航空救援隊,已經迫在眉睫。

                  主持人:

                  能夠讓這樣的救援隊準軍事化,能夠系統化,也是讓它形成長效機制的一個首選。謝謝金秘書長。其實今天我們通過一整期的節目說到現在災區打通生命通道的重要性,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做到無論你在哪里,我們都能找到你呢?空中通道。當然我們也向現在所有參與救援的所有的官兵說一聲,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敬,也希望我們的災區能夠平安。感謝收看這一期的《新聞1+1》,我們明天不見不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在线播放| 美女高清特黄a大片|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宝宝看着我是怎么进去的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56|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120秒|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www.成人av.com|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一级毛片试看三分钟| 晚上看b站直播软件|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 999这里只有精品|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a|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特级aaa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87福利电影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