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升級是一道新考題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正在全國熱播,一個“食”字,融進了多少故事,融入了多少情感。而在河南的臨潁縣產業集聚區,“舌尖上的休閑”同樣值得大書特書,116家食品企業各有特色,鏈條互補,萬千味道匯聚于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休閑食品之都。這就是產業集聚的魅力與效率。
從產業集聚客觀規律來看,區內企業寥若晨星,不是產業集聚;企業間“八竿子打不著”,不是產業集聚;企業都只是初級產品加工,不是產業集聚;從河南省產業集聚戰略設計來說,企業仍然走高能耗、高污染之路,不是我們要的產業集聚;有產無城,有城無人,也不是我們要的產業集聚。
生產力集中布局只是完成了集聚的第一步,產業 “關聯”、“集約”發展、功能“集合”才是核心。沒有核心特色,產業集聚就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規模經濟效應,產業集聚區就無法體現超越傳統工業園區、開發區之上的優勢。
因此,省委書記郭庚茂強調,要進一步深刻認識“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的作用,努力以產業集聚升級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支撐現代城鎮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發展,以現代城鎮體系、科技創新體系支持促進產業集聚。
產業集聚區這個載體和三個體系是有機統一的整體。
“智者順時而謀?!?/p>
就下一步更好地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郭庚茂強調了五點:堅定不移走產業集群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推動產城互動,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堅定不移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招商,增創發展新優勢。
這一部署指示,抓住了產業集聚區下一步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
當前,國際國內產業布局和分工體系調整帶來存量區域布局調整,承接產業轉移方興未艾;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新型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這些都為河南搶占新的制高點創造了客觀條件和歷史機遇,只有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這個機會才不會溜走。
推動產業集聚升級,走產業集群發展之路的決心要更加堅定,處理產業集聚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要更加高效。
有的產業集聚區入駐不少企業,但是要么關聯性差,要么還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有的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看起來不少,但是沒有一個強的;有的產業集聚區不分項目行業、工藝情況,只要項目來,什么都歡迎,卻忽視了它是否代表產業發展方向、是否給環境帶來影響……
因此,要處理好主導產業和多樣化發展的關系。主導產業不能貪多,“一個產業集聚區突出一個主導產業”能做大做強,就功莫大焉。虞城縣一把尺子丈量世界,鋼卷尺產業占全國鋼卷尺市場的85%、全國出口量的40%,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鋼卷尺企業就有26家;而臨潁縣更了不得,一個產業集聚區內億元企業群體達20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到了3家,擦亮了“食品大省”這塊招牌。
要處理好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關系。要明晰發展龍頭企業的基本途徑,是扶持原有企業出老龍,還是新建企業育新龍,是企業重組出壯龍,還是吸引外資創強龍。同時,要處理好二三產業的關系。既搞好以工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也積極發展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區。
要處理好先進性和規??偭?、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不能貪圖規模而不注重入駐企業質量,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這與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的定位不符,也與產業發展趨勢格格不入。
正因為如此,在擴大開放招商的同時,要改變短視的功利性招商、撒網式招商,要有針對性,要講求質量,看是否加強了主導產業、產業配套能力,提升了產業集聚區的科技含量。
如何進一步實現產業集聚與城市建設的有機對接?如何統籌好二三產業的關系,既搞好工業也積極發展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區?如何梳理產業集聚區與基層政府的關系,提高行政運行效率……
產業集聚升級是一道新考題,考驗政府抵制短視誘惑著力長遠發展的定力,考驗政府在市場主導下發揮宏觀調控的能力,更考驗政府開放和改革的創造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則將至,做則必成。
央媒評
產業集聚,不能是“小土豆裝一袋”,關鍵要有主導產業。河南省要求:一個產業集聚區不能超過3個主導產業。把握“競爭力最強、成長性最好、關聯度最高”原則,集中力量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據2013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
專家談
◎產業集聚區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產業承載功能,也拉動了就業,增強和完善了城市功能,推動了河南的城鎮化進程。河南多數產業集聚區規劃有序,基礎設施配套,呈現出城鎮化和集聚區發展良性互動的態勢。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鄭新立
◎如今,在河南,依托一個個產業集聚區形成的產業集群正在生機勃發。按照河南的定義,這里既是先進產業集中區、現代化城市功能區和科學發展示范區,同時,也是改革創新試驗區。河南的產業集聚區理應在浩浩蕩蕩的改革大潮中走在前列。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盧中原
◎完全可以把產業集聚區包裝成一個產品去賣,要找準各自的集聚區定位和市場定位,不能只是賣產品,還要賣設計、賣服務。尤其改變以前的“拼政策”,變為“拼服務”,招商政策好,把企業和產業吸引過來了。
——河南集聚產業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楊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