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 普普通通的茶葉蛋,近日突然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絡神器”。“茶葉蛋”一詞連續多日占據微博熱搜詞排行榜前列,相關搞笑圖片和段子層出不窮,大陸網友紛紛曬出自己吃茶葉蛋的“炫富”照片,茶葉蛋變成“奢侈品”和“炫富神器”。
這一切源自臺灣某電視臺2011年播出的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中,嘉賓在聊到茶葉蛋時竟稱,大陸百姓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費不起茶葉蛋。這期節目當年即被大陸網友截圖上傳,最近“冷飯新炒”后竟引發熱議,一顆“笑貧”的茶葉蛋硌疼了大陸無數網民的心。雖然沒人真會太較真,但這股熱潮折射出兩岸相互認知上的欠缺,以及溝通的渴望。
當事者說:“我沒有主觀惡意”
新華社“中國網事”駐臺記者28日專訪到茶葉蛋話題的當事者——那期節目嘉賓、臺北美食學院教授高志斌。高教授2011年以臺灣“勞委會”產業輔導講師的身份錄制了一期電視節目,主題是對學生怎樣去大陸創業、投資進行輔導。
高志斌回憶說,當時有學生提出想去大陸賣茶葉蛋,因為茶葉蛋便宜、每個人都要吃,應該有商機。他就提醒說,大陸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吃茶葉蛋,還有些地方很窮,人均收入很低,要注意思考每個地方不一樣,注意營銷手段。“我沒有主觀惡意,是想要提醒學生,那些窮的地方不可能人們每天都買你的茶葉蛋。”
他說,這些天他看了網絡圖片,那是剪接過的視頻畫面,拼接起來剛好構成他認為“大陸很多地方吃不起茶葉蛋”的結論,“讓大陸網民不開心,很不好意思!”他坦承,因為電視節目時間短,當時又請了五六位嘉賓,他沒有足夠時間講明白,所以表達不是很充分,引起了誤解。
高志斌表示,自己已有十余年沒來過大陸,不過通過網絡和經常去大陸的朋友,對大陸這些年的進步還是很了解,而且今年他也會來大陸出差。
他一再對記者強調,沒有任何想貶低、歧視大陸經濟成就和百姓生活的主觀惡意。“不止在大陸,其實在臺灣包括臺北,也有一些生活貧困的民眾吃不起茶葉蛋,他不可能天天吃。”
日前高志斌接受一家大陸媒體電話采訪,舉例河南鄭州農村人還是消費不起茶葉蛋,再度引起大陸網民不滿。對此,他解釋說,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是大陸各地貧富不均,所以舉了這個例子,并不是歧視河南的老百姓。
對此,河南日報法人微博28日將“蛋”字選為“今日漢字”,并發文表示:“‘河南鄭州的農村人還是吃不起茶葉蛋’——臺灣電視嘉賓此語令人噴飯!其實,2013年河南的GDP已與臺灣持平,鄭州的人均GDP(1.1萬美元)也超過了臺灣的一半。雖然鄭州還欠發達,但吃不起茶葉蛋的人幾近于無。看來,海峽兩岸還需增進了解。”
網友神吐槽:“高貴冷艷的茶葉蛋”
高志斌萬萬沒有想到,幾年前自己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而今卻在互聯網上引發軒然大波,發酵成大陸時下最火的網絡話題。
流行于微博的熱詞調查“你吃得起茶葉蛋嗎”,迄今已吸引了將近20萬名網友投票。其中,逾八成網友調侃“根本吃不起,高帥富專屬消費品,購買要分期”,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表示“毫無壓力,一口氣吃十個,身體倍兒棒”。
關于茶葉蛋的惡搞段子更如雨后春筍。網友“杰克波比”說:“酷愛喝茶,含淚花3萬元買了一斤茶葉,第二天卻被媳婦拿去煮了茶葉蛋,我那個恨啊,氣急敗壞的我抬手就給了她一巴掌,大怒道:‘茶葉蛋能用這么便宜的茶葉煮嗎?’”
網友“超級梁哥哥”:“總會有一天我會拉著我的女神,然后用顫抖的雙手剝一顆極致奢華的茶葉蛋給她吃。然后向她求婚。”
網友“請叫我MISS栗”:“愛她就給她煮茶葉蛋吧。”
相較于大陸網友調侃得熱火朝天,臺灣網友反應則很淡定。在FACEBOOK上擁有幾百臺灣粉絲的網友“寧樂熙”說,與臺灣朋友聊茶葉蛋話題,總體來講他們的觀點比較理性,認為哪里都有貧富差距,臺灣也一樣。另外,臺灣節目就是博人眼球,“認真你就輸了。”
“寧樂熙”還說,他在聊天中發現,臺灣朋友并不是很關注大陸人的想法以及大陸所關注的事,許多人尤其是沒離開過臺灣的人并不十分了解大陸。
專家評點:兩岸之間要多交流多了解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幽燕28日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說,這樣的誤讀如果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不足為奇,畢竟兩岸隔絕數十年,彼此不了解,存在誤讀情有可原。但現在兩岸“三通”后每年雙向往來絡繹于途,大陸的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臺灣距離這么近反而這么不了解,有點令人驚訝。
“這說明大陸和臺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她說,大陸內部發展不均衡是事實,某些地方的確還存在貧困現象,這也是政府要解決的大事,但是,臺灣的專家學者等公眾人物不能以偏概全,誤導民眾。
臺灣資深電視人、東森電視臺副總經理張玉玲表示,為收視率找嘉賓說些比較出格的話,是臺灣娛樂節目的慣用手法。雖然這不值得鼓勵,不過也無須較真,因為臺灣綜藝節目“陣亡率”高,轉臺率也高,“節目腦殘不代表看的觀眾白癡。”
臺灣《旺報》27日則發表微評論指出,現在兩岸已經往來近30年了,誰都知道大陸經濟起飛迅猛,沿海地區的國民所得已經超過臺灣,內陸地區雖然發展較慢,但還不至于吃不起茶葉蛋。綜藝節目固然是以搞笑取勝,但是這樣的認知也的確反映了兩岸交流還要再深化。
臺灣中華孔孟協會理事長林文杰20多年來數十次往返兩岸,見證大陸的發展進步。他說,現在越來越多臺灣民眾有機會踏上大陸,眼見為實,大陸的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看了都會有公平的判斷。對于一些“名嘴”、演藝人士的出格言論,不必太過在意。
林文杰建議,兩岸民眾應加強文化、思想方面的深層交流,不要僅僅停留在衣食住行和娛樂層面上,增進彼此包容、理解和信任,化解因為歷史恩怨產生的心結,這有助于兩岸民眾心靈的融合。“澆灌一棵樹要從根澆起,不是只澆灌枝葉和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