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蘇霍伊SSJ-100飛機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張雅平 實習生 李豫閩/文 記者 袁曉強/圖)【歐貝“迎娶”蘇霍伊,鄭州要建“大飛機”!】鄭州要造大飛機?沒錯!3月22日,河南歐貝飛機公司以200億元人民幣購買100架蘇霍伊超級飛機為“聘禮”,與俄羅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在鄭州航空港區合作組建噴氣式民用客機交付中心和總裝線。
3月22日上午,俄羅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中國天利航空科技實業公司、河南歐貝飛機公司、上海圓斐航空科技公司,在鄭舉行“蘇霍伊SSJ-100飛機項目”四方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蘇霍伊SSJ-100與歐貝將合作組建SSJ-100綠皮飛機交付中心和總裝線,填補我省無噴氣式飛機整機制造業的空白。而鄭州也有望成為繼天津、上海之后,國內第三個擁有100座級客機總裝線的城市。
【簽單】 百架飛機做“聘禮”歐貝“迎娶”蘇霍伊
3月22日上午,在鄭東新區歐貝公司,俄羅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中國天利航空科技實業公司、河南歐貝飛機公司、上海圓斐航空科技公司四方簽約儀式,在省民航辦副主任康省楨等的見證下,順利舉行。
根據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河南歐貝飛機公司以購買100架“蘇霍伊”超級飛機為條件,與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合作在鄭州航空港區組建SSJ-100綠皮飛機交付中心和總裝線。作為該項目后續商務洽談和項目實施技術顧問,中國天利航空科技實業公司與上海圓斐航空科技公司將全力推進該項目盡快落地。
據了解,100架蘇霍伊SSJ-100飛機總售價約200億元人民幣,歐貝公司負責人笑稱是“百噸黃金做聘禮,歐貝迎娶蘇霍伊”。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副總裁伊戈爾·謝爾措夫,代表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在合約上簽字。
【打探】 “超級飛機”制造商原是造軍機的
蘇霍伊SSJ-100飛機,和蘇-15、殲擊機蘇-27、蘇-35等戰斗機,都屬于同一個航空公司——蘇霍伊設計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是蘇霍伊設計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蘇霍伊設計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軍機研制機構,也是世界上頂級的飛機出口制造商之一,所生產的戰斗機全球占據第三位。
伊戈爾·謝爾措夫介紹說,蘇霍伊設計局股份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研制民用機,其研發制造的蘇霍伊SSJ-100飛機是俄羅斯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并通過世界級專家合作完成的民用飛機,具有起飛重量低、燃油消耗量低、低噪音、易于維修、經濟環保等特點,是中短程、單通道、100座飛機中的佼佼者。
據了解,目前已有50多架SSJ-100飛機被全球5個國家9個航空公司購買使用。
【意義】 鄭州有望成為國內第三個飛機制造城市
此次和歐貝公司合作,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首次將飛機總裝線選定在俄羅斯之外的城市。據悉,此前,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在意大利建立了交付中心。
該項目為何會選擇落戶鄭州航空港?伊戈爾·謝爾措夫表示:因素很多,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規劃、便利的貨運,都讓他對這個項目落戶鄭州航空港寄予了極大信心。
伊戈爾·謝爾措夫透露,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計劃今年生產該機型43架,到2016年達到年產量60架,“如果和歐貝公司合作成功的話,產量肯定會增加”。
“如果合作成功,對于中俄甚至全世界都是個好消息。”根據伊戈爾·謝爾措夫的預測,首架飛機有望明年交付使用。
“交付的是綠皮飛機,就像毛坯房一樣,我們會再進行裝修、噴漆等工作。”歐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屆時,鄭州將成為繼天津、上海之后國內第三家擁有100座級客機總裝線的城市。
伊戈爾·謝爾措夫表示,除制造飛機外,該公司還計劃陸續引進航空物流、飛機組裝、員工培訓等環節入鄭。
而對于此次一舉拿下“大飛機”生產線項目,省民航辦負責人也對這個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交付中心和總裝線落戶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時,結束了我省沒有飛機整機制造業的歷史,對打造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區,帶動河南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意義重大。
科普一下
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
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英文名Sukhoi Superjet 100/SSJ-100)由俄蘇霍伊民用飛機股份有限公司與波音公司一起研制,是俄羅斯第一種按西方適航標準設計的民用飛機。機型分60座、75座和95座布局。2007年9月,第一架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下線,飛機于2008年投入批量生產。該機從一開始就把目標瞄準了出口市場,預計總共生產800架。
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95座基本型的售價約為2800萬美元,比一些國外同類機型的價格低15%左右。其中95座基本型的設計起飛重量為45噸,航程4590公里,最大巡航高度10200米,最大巡航速度0.78馬赫。
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裝備了由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和俄羅斯土星研究局聯合研制的SaM146發動機。該發動機的推力在試驗中達到了18600磅(1磅約合0.4536千克),超過了設計值17400磅。飛機機載電子設備主要由意大利和法國著名航空電子設備生產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