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向記者展示她的“私人訂制”祝福短信
手寫“個性”祝福便簽
“不管你是誰,群發的我不回,不是不給你面子,我只是懷念真的東西……”,馬年春晚上《群發的短信我不回》的歌詞得到了眾多網友“點贊”。今年春節,家住西工區的80后辣媽張欣就“私人訂制”手工便簽送祝福,這讓她的朋友們很感動。昨日上午10時,大河報記者來到張欣的家,聽她講述手工訂制祝福的初衷及看法。
手寫祝福便簽
“私人訂制”暖人心
“往年都是直接轉發別人的祝福短信,去年轉發時還忘記改名字,雖然事后人家沒說什么,但自己心里總是過意不去。所以今年我就想用一種新的方式——把自己的祝福寫在便簽上,然后拍照發送給朋友,以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新春祝福,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真誠。”張欣跟記者說道,她花了約兩個半小時,才將近30份的祝福寫完。
“當時給每個人寫祝福時,腦海里想到的就是當年上學或者是工作中和這個人的種種接觸,那些感動人心的事情就一下子涌上心頭,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就很真實感人。”張欣說道。對于張欣“私人訂制”的祝福方式,她的朋友們都很感動,紛紛表示明年也用這種方式拜年。
在一張張寫滿祝福的便簽中,記者看到一張特別的祝福,是張欣寫給她老公的,言語之間滿是溫情愛意。張欣笑著告訴記者,以前情人節都沒過過,這次給他寫的便簽就算是節日禮物吧。
采訪結束時,張欣又寫了一張祝福便簽,上面寫滿了對大河報洛陽中心工作人員的深深祝福。
短信群發是科技使然
手寫祝福是種創新
群發短信送祝福,是科技的進步還是真誠的淡化?對此,洛陽市社科聯副主席蔡幼鵬給出他的見解。
蔡幼鵬說:“群發短信拜年,是傳統拜年方式在通信技術普及環境下的一種體現。但通訊技術的發達,也使得拜年方式趨向程式化,祝福短信群發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蔡幼鵬說:“這位媽媽通過提筆寫字的傳統形式,然后通過手機發送給朋友,將傳統習慣和現代通訊手段結合在一起,也是一種創新,值得提倡。”(見習記者 吳俊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