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孫煊哲 實習生 李叢叢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鄭州已發布3處市直青年公寓項目的公示,這在鄭州歷史上尚屬首次。公示期截止到10月12日。
之前我省也公布了兩處人才公寓,分別在龍子湖和白沙,但均屬省直青年人才公寓。
記者了解到,這3處市青年人才公寓分別為鄭住中央西路公寓項目、鄭住漓江路公寓項目、鄭住紅專路公寓項目。
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鄭州已經選取了6處青年人才公寓,這批公示了3處,剩下的也會在近期進行公示。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年公寓一般都是精裝修,承租者可以實現拎包入住。
為啥要大力發展租賃市場?青年人才公寓又是個啥?為什么要建青年人才公寓?針對哪些人進行開放?
租賃房背景
2016年5月17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9號),明確提出實行購租并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2016年12月29日,河南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豫政[2016]85號),提出了我省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
2017年7月18日,鄭州同武漢、成都、沈陽等12個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一道被住建部等九部委列為開展住房租賃工作的試點城市。
2017年8月14日,鄭州市政府印發了《鄭州市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要求到2020年,鄭州市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
鄭州市直人才公寓
8月9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32次常務會議召開,會議討論研究加快建設青年人才公寓等工作。省政府計劃在2年內開工建設2萬套青年人才公寓,其中今年年底前一期開工建設6000套。鄭州市根據實際情況,也將同步啟動青年人才公寓建設。
9月28日,鄭州市公布了3處青年人才公寓計劃選址↓↓↓
鄭住中央西路公寓項目
用地位置: 中央西路西、濱河路南
用地面積: 25000平方米
鄭住漓江路公寓項目
用地位置: 佛崗東路南、石柱南路西
用地面積: 41000平方米
鄭住紅專路公寓項目
用地位置: 紅專路南、經七路西
用地面積: 32400平方米
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鄭州市直青年公寓計劃每個區都會有選址,目前已經選中6處,第一批公布了3處,剩下的近期也會公布。
“人才公寓項目是市政府牽頭啟動的,由專門指定國企公司進行建設,目前只是進行選址公示。”上述負責人說。
記者隨后致電3處人才公寓的建設單位鄭州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他們只是承建方,只知道年底開工,更加詳細的也不是很了解。
省直人才公寓
在鄭州公布3處人才公寓之前,河南省近日曾公布兩處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的選址,位置稍微偏遠一些。
8月14日,鄭州市規劃局鄭東新區分局業務會對河南省青年人才公寓選址用地控規指標事項進行了研究,提出河南省青年人才公寓選址于龍子湖地區以及白沙組團。
9月18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公布了第一個人才公寓項目——《省直青年人才公寓晨暉苑項目選址意見書》,對位于龍子湖片區的“晨暉苑項目”選址予以公示。
近日,位于白沙片區第二個省直青年公寓擬選用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必要性報告已經通過了專家論證會。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年公寓一般都是精裝修,可拎包入住,60㎡、90㎡、120㎡的都有。
為啥要建人才公寓?
說到底,還是為了落實“租購并舉”,挽留人才。
近兩年,鄭州等各大熱點城市樓市火熱,導致很多人買不起房,買不起房就不能落戶,不能落戶就享受不了教育、醫療等各種社會福利;再加上限購政策,沒有戶口就不能買房,通過買房解決社會福利的途徑被徹底堵死。
很多城市為了留住人才,紛紛出臺政策,如“租購同權”,寬松的落戶政策,鄭州也沒有落后。
來看看鄭州是如何一步步落實租購并舉的。
購就不用多說了,就是限購、限貸、限售、限價嘛。重點說說“租”。
第一步:制定寬松落戶政策
7月19日,鄭州出臺新的落戶政策,其中有規定:1、在我市就業或居住的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在我市落戶。2、落戶我市的留學歸國人員,可申請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戶口遷入。
這兩條都是為了留住應屆/往屆大學生以及歸國留學生等人才專門定制的。
現在落戶的問題解決了,有了戶口就可以買房啦。但是房價太貴,還是買不起咋辦?租也可以哦。
第二步:明確“租購同權”
7月30日,省住建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鄭州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意見》,建議在試點方案中明確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這就是著名的“租購同權”。
也就是說,就算買不起,租也可以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鄭州在推進“租購并舉”上,又邁開了堅實的一步。
統計數據顯示,到2016年,鄭州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到600萬人以上,而2013年,這個數字是300余萬。據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9月,鄭州市區流動人口曾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城市人口密度僅次于廣州,居全國第二位。
如何安置這些流動人才,讓其為鄭州的建設添磚加瓦?
答案就是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設力度。
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力度,有助于增強鄭州市對人才的吸納能力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可以有效解決不同層次群體的住房需求,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省住建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鄭州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推進住房租賃試點過程中,要將租賃型人才公寓作為主要供給形式統籌考慮。
在供給方式上可以由國有企業或混合所有制企業通過在符合規劃要求的地塊上建設租賃型人才公寓、也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集中承租住房租賃企業提供的租賃住房供符合條件的人員租住,并視承租人情況對承租人或運營平臺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
人才公寓對誰開放?
據了解,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扎根”,河南計劃在2年內開工建設2萬套青年人才公寓,其中年底前一期開工建設6000套。作為政府解決青年人才安居需求而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青年人才公寓的產權屬性為政府所有,由政府通過劃撥方式供應建設用地。先期建設的省直青年人才公寓保障對象主要是省直及中央駐鄭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國有企業的青年人才。
一位在某省直機關工作的員工告訴記者,7月份的時候,單位曾讓統計過在鄭州工作、40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家庭名下無房者的名單。
這是否是為“分配”青年人才公寓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