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如何開展?我市昨日召開的全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部署會給出了答案。今年,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做好燃煤、工業污染、機動車、揚塵和低空面源等污染源的末端治理,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等源頭治理,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更深入、更細化、更常態化。
“電代煤”延伸到縣城建成區
我市每年燃煤總量2600多萬噸,燃煤是造成我市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源,燃煤污染控制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我市要把淘汰小火電、燃煤機組錯峰發電、強力推進燃煤治理作為手段,嚴格削減煤炭消費總量。按計劃,今年削減煤炭消費總量300萬噸,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逐步擴大禁燃區區域,4月底前,各縣(市)、上街區要劃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要實現城市建成區全覆蓋。
開展“電代煤”“氣代煤”工程,9月30日前完成市區建成區以外區域和縣城建成區的燃煤替代工作,力爭實現轄區全域無散煤使用,完成“電代煤”“氣代煤”10萬戶以上。
調整結構 讓清潔能源要唱主角
3月底前,集中供熱管網范圍內的41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要完成拆改;6月底前,供熱范圍外的238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供熱范圍內的5臺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確保全部完成拆改。
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到年底,全市原煤入選率在70%以上。
大力推進城市集中供熱。10月底前,鄭州市建成區集中供熱率提高到80%以上;具備條件的20萬人口以上縣城熱電聯產全覆蓋。
推進產業集聚區集中熱源改造。6月底前,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集中供熱改造,集中供熱覆蓋范圍內的分散供熱鍋爐全部淘汰或部分改造為應急調峰備用熱源,實現集中供熱或“一區一熱源”。
取締整改“小散亂污”企業
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污”企業,8月底前,取締整改到位。對全市水泥、鑄造等重點行業企業組織繼續實施冬季錯峰生產,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氣發生頻次和污染程度。
低空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將強化餐飲服務業監管,確保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到位并保持正常運行,堅決取締違規露天燒烤。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加強城鄉綜合治理,全面禁止焚燒垃圾、樹葉等影響大氣環境的行為。嚴肅查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
鼓勵老舊車輛提前淘汰
不達標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
繼續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嚴厲查處冒黑煙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違法行為。
加強國三重型柴油車管控,為這些車輛加裝專用尾氣處理裝置。
全面完成全市黃標車淘汰任務,鼓勵老舊車輛提前淘汰,對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的一律報廢。
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加大違規行駛行為的查處力度,禁止違規車輛進城。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工地施工圍擋高度 不得低于1.8米
今年,我市要繼續強化施工工地揚塵治理,嚴格落實6個100%,各拆遷工地必須制定比較詳細的房屋拆除施工方案,提出具體的防止揚塵、渣土清運等環保措施。
拆遷工地外圍應當設置圍擋,圍擋高度不得低于1.8米,防止物料、渣土外逸,并及時清理工地外圍道路外逸或者遺撒的渣土,適當灑水,防止揚塵。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必須安裝遠程視頻和PM10監控設備。
強化渣土車等物料運輸車輛治理,各縣(市)、上街區渣土運輸車輛3月底前必須全部安裝定位系統,納入統一監督管理,違規使用黑渣土車的單位要倒查責任進行追責。
強化道路揚塵治理,盡快實現全市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嚴格實施城區道路“以克論凈”考核。
提高金水河、東風渠等河流的水質
今年是開展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一年。以賈魯河、雙洎河為重點,加快推進陳三橋、馬頭崗和新密、滎陽、新鄭、中牟等11個污水廠的建設和提標改造,切實提升污水處理能力。
對金水河、東風渠、熊兒河、七里河等4條河流分別采取截污、調水等措施,確保年底前達到四類水體。對賈魯河、魏河、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須河等6條河流,要加大補源流量和涉水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水質穩定改善,實現“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
■相關新聞
環保部來我省督查大氣污染防治
本報訊 提前著手,提前督查,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環保部督查人員進入包括鄭州在內的我省多個城市。
2月14日,記者從市大氣辦了解到,此次督查的重點是《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2016年任務完成情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落實情況,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理淘汰工作進展及在用鍋爐分布情況,“散亂污”企業依法治理情況和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等工作落實情況。
根據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方案,此次督查的對象,除了河南省的鄭州、鶴壁、焦作、安陽市外,還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市,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山東省濟南、德州市。
(記者 王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