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18日)中午,記者利用無人機爬升到最高升限500米仍舊沒能突破霧霾層,鏡頭中的“大玉米”籠罩在一片混沌當中。
紅色預警已啟動,嚴重污染接著到來。一整個白天,鄭州上空溫吞吞,霧氣迷蒙,空氣也滯澀。遭遇嚴重污染的,不只是鄭州,豫北全部和豫中不少地市,都遇到了和鄭州一樣的污染問題。而隨著未來幾天空氣擴散條件的持續不利,這樣的污染恐怕還將持續下去。
污染|嚴重污染侵襲我省多地,早晚濕度大灑掃作業應減少
在鄭州市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后,空氣質量并沒立即出現預想中的嚴重污染。其實,17日白天,鄭州的空氣質量還是中度污染的水平,直到下午5時開始,才轉為重度污染。昨日上午8時開始,鄭州拉開了“嚴重污染”的序幕,到昨天下午5時,仍在嚴重污染水平。市區內的8個國控監測點位,全部是嚴重污染。
這輪污染號稱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污染程度最嚴重。昨日下午5時,安陽、鶴壁、濮陽、焦作、新鄉、鄭州、開封、許昌等地,全部是嚴重污染。
省環境監測中心相關人士分析說,出現這樣嚴重的污染過程,主要原因是昨天我省大部分區域早晚濕度較大,有逆溫現象。其中,北部轉為微弱偏北氣流,受近地層污染傳輸和本地積累作用,自安陽開始沿京廣線一帶中部城市污染最重。據分析,18日~22日,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鄭州將出現持續的重度污染,其中18日和21日可能出現嚴重污染。18日至21日白天,三門峽和洛陽將出現持續重度污染。
上述人士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應酌情減少濕掃次數,灑水只會增加空氣的濕度,更加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分析|汽車尾氣、燃煤貢獻率上升,鄭州未來幾天不樂觀
12月17日下午,鄭州召開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啟動后的首次應急響應調度會。會上,PM2.5特別防治小組通報了紅色預警啟動后,取得的效應以及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鄭州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一級響應后,12個小時內已初見成效,質譜儀數據顯示,12小時后揚塵源、工業工藝源對顆粒物貢獻率較啟動應急一級響應前分別下降8%、4%,但汽車尾氣和燃煤則分別上升5%、4%。污染主要為本地積累,污染物以細顆粒物為主。
據介紹,鄭州市2529項土地建設工程,除57項民生工程以外全部停工,從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一級響應后,停止一切室外作業,城建部門下一步將加大督查力度。公安交警部門已加強全市節點督查,禁止包括渣土車在內的中型、重型車輛進入四環以內,對全市102個卡口進行加緊排查。
根據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發布的最新預報,未來幾天,鄭州擴散條件仍不利,污染物容易堆積,加上19日后轉為偏北風,存在污染輸入的可能性。空氣質量以中度或重度污染為主,部分時段會達到嚴重污染。
預計今天到21日,鄭州為重度或嚴重污染。22日為中度或重度污染,23日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在這輪污染過程中,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記者 劉瑞朝 文 洪波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