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繡的《清明上河圖》
“我母親身患癌癥,住院期間每天花2000元左右,每月還有4000元左右的藥費。我下崗了,家里的開銷全靠我丈夫的工資。我有一幅用了3年時間完成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我想把它賣了給我母親看病。”11月16日,淇濱區橄欖嘉園小區的劉女士向本報記者講述了她迫切想要賣掉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背后的故事。
3年時間繡出6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劉女士原來是一名礦工,她平時喜歡安靜,不喜歡出門,空閑的時候便在家繡十字繡。2009年,因為下崗在家,時間比較空閑,劉女士便想著繡一幅《清明上河圖》。但真正繡起來,她發現實際過程比想象中要艱辛得多。
“一開始還好,到后來我得左胳膊抱著繡好的部分,右胳膊繡,每繡一針抱一下,到后期兩只胳膊都腫了。”劉女士說,那時候孩子上小學五年級,她5點多就起床做飯。等孩子吃完飯上學后,她就開始繡《清明上河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即便是走親戚,她也會抱著十字繡去。
劉女士本身頸椎就不好,因為繡十字繡,到了后期頸椎問題更嚴重了。眼睛因為長時間盯著針線,看東西都是花的。“老公勸我放棄,可是想到都開始繡了,放棄太可惜了,就堅持了下去。”劉女士稱,當時親戚朋友都知道她在繡《清明上河圖》,都說要等她繡好了看看。就這樣,劉女士不分日夜繡了3年時間,繡了50多萬針,直到2012年八九月份才繡好。繡好后,有個廣東人過來看了,說是他爺爺喜歡收藏跟《清明上河圖》有關的作品想要購買,但劉女士看著自己嘔心瀝血、一針一針繡出來的《清明上河圖》著實不舍,最終也沒有賣。
11月16日,記者看到了劉女士繡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十字繡長6米、寬0.75米,針腳細密平整,上百個人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綠樹、船舶、小橋、流水逼真動人。從遠處看,如宋代盛景重現。
為給母親看病決定賣掉它
因為孩子在淇濱區上學,劉女士一家人在淇濱區租房子住。今年8月30日,劉女士一家人搬到了貸款買的新房里。“我們家就孩子他爸上班,除了一家人吃喝還得還房貸,過得很緊張。房子簡單裝修了一下,裝修后一個月我們就住進去了。”劉女士說,9月21日,她74歲的母親因為胸悶住院,竟然被查出患了癌癥,這個噩耗像是晴天霹靂一樣,家人都蒙了。
“我還有一個姐姐,也下崗了;弟弟在一家工廠上班,效益不是太好。”說到這里,劉女士不免有些哽咽,身為兒女,看著母親生病,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讓她懊悔不已。這不禁讓她想起小時候,父親一個人上班養活他們一家人。現在他們老了,父親身體不太好,母親又患重病,他們做兒女的卻不能代替父母,真是讓人心痛。“現在母親是保守治療階段,每個月吃藥得花4000元左右,而這只是剛開始,后期治療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劉女士稱,家里也沒啥值錢的東西,想來想去,只有這幅繡好的《清明上河圖》還值點兒錢。
如果你喜歡這幅作品,想要購買,可與劉女士聯系,她的電話是17638367995。
(淇河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