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的陳寨全景照片
租客拉著行李
天臺上晾曬的被子
陳寨,這個眾多外來人員在城市尋夢的棲身之處,這里有美味的小吃,有無數的故事,承載著他們的情感和夢想。對于他們來說,這里是家,是白天繁忙工作后能帶給自己溫馨的小窩。
7月11日,陳寨拆遷改造的時間表正式公布。那一刻,有多少陳寨人心里空了一角?一想到下個月這里將物是人非,閉著眼都能走個遍的小路不復存在,一起吃飯、噴談的小伙伴分散各處,心里的滋味都化為了不舍和懷念。
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張瀟/文 周甬/圖
租客
在這兒住了5年
房東給她介紹個對象
昨日,陳寨街巷中隨處可見拆遷前的景象,辦事處的宣傳條幅、宣傳車,貼滿“清倉處理”等字樣的店鋪,匆忙搬家的男男女女,穿梭的拉貨三輪,這一切都見證著村莊將發生的蝶變。
20多歲的女孩小何,還沒想好下一站要去哪里落腳。“我2011年在這里租房,5年了沒換過地方。”
兩年前房東給她介紹了另一個租客小伙,兩人很談得來,原本計劃著今年10月份先用租的房子當婚房,等攢夠錢了再買間屬于二人的小窩。
不遠處轉角超市里走出一名小伙,手中拎著兩提泡面。“我今年剛畢業,想留在鄭州發展,我的房租月底就到期了。”
商戶
17年前開照相館
周圍都還是田地
一家名為“紅玫瑰攝影”的照相館,店內的裝潢設備、墻上的作品,都充滿了時代變遷的沉淀感。
老板娘李姐對陳寨的記憶,從17年前就開始了,剛來這里開店的時候,周圍還沒幾棟水泥房子,都是田地。
那時候門店房租不過幾百元,生意也不錯,現在還是那間門店,月租已經漲到近3000元。“心里很舍不得,住了快20年的家,這次真的要沒了。”李姐望著店外說。
村民
祖上傳下的房子
至少六代人居住過
一棟12層居民樓,院內一位年過六旬的老爺子正在打掃大廳。他是陳寨的原住民,兩個女兒都嫁了人,只剩他和老伴還守著祖宗傳下的房子。
“我們老陳家最少有六代人都生活在這里,祖上留下的這棟房子也翻修過很多次。”陳老爺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