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地震車”指揮間可容納15人開會
“2016年5月26日,鄭州市金水區發生M5.5級地震,震源深度7km……”昨日上午,一場緊張的地震模擬演練在鄭州市金水區拉開。記者發現,我省首臺“超級地震車”——“河南省地震局地震現場指揮平臺”(見右圖)參與了演練。因“首秀”表現不俗,它順利通過了由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中國地震局臺網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等有關方面的12名領導和專家對“超級地震車”進行的評審驗收。
據了解,這臺“超級地震車”造價468萬元。2015年年初,它從瑞典漂洋過海,在廣州經過半年的改造后,裝上了“最強大腦”,后來經過多次調試,才正式亮相并迎接專家組的評審。
記者看到,“超級地震車”車體能向兩側拓展展開,鑲在車身一側的大屏幕正在播放視頻。它集成衛星、短波、移動通信、光纖等4套通信方式,隨時隨地與指揮中心聯系,迅速傳回視頻、音頻等資料。它自帶24小時發電“技能”,可為指揮平臺周邊提供WIFI網絡覆蓋。
據悉,在特大或重大地震災害發生后,“超級地震車”可迅速到達地震現場,成為地震現場指揮部和現場應急工作隊伍的臨時辦公場所,提供地震現場應急指揮通信保障。
記者看到,車輛指揮間可容納15人開會。車輛也可以接收地震災害現場信息,服務于地震災情的快速、動態評估和救援輔助決策。車內安裝有上下臥鋪,可供工作人員休息,還有冰箱、飲水機、微波爐等設備,可以滿足地震工作人員的野外需求。
省地震局副局長李文利表示,“超級地震車”將及時為地震現場指揮人員提供用于應急指揮基礎數據和信息,全面提高我省應對各種災害的快速響應和救援能力。(記者 侯夢菲/文 王亞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