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鐵路部門表示,此次只是春運結束后車次的正常調整。不過鐵路部門也坦陳,鄭機城鐵開通初期,客流量確實不大。
按照計劃,原定6月底前T1航站樓所有航班轉場T2的計劃,有望提前到3月底完成,加上即清明小長假、五一小長假,將為鄭機城鐵帶來更多的客流。
□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張弛 潘麗辰/文 記者李新華/圖
鄭機城鐵機場站候車大廳,空蕩的大廳內只有少數(shù)乘客
11對列車停開鄭機城鐵再引熱議
開行64天后,鄭州至機場城際鐵路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引發(fā)議論的是一則通告:自3月4日起,鄭州(鄭州東)—新鄭機場間C2851、C2852、C2853、C2854、C2855、C2856、C2857、C2858、C2859、C2860、C2861、C2862、C2863、C2864、C2865、C2866、C2867、C2868、C2869、C2870、C2871、C2872次停運。調整或停運列車已經(jīng)售出的車票,影響旅客乘車的,有關車站要及時辦理改簽或退票,并向旅客做好解釋工作。
鄭機城鐵是2015年12月31日正式運行的,初期每天開12.5對列車,承載萬千期盼而來。開通10天后的1月10日起,鄭機城鐵啟用新的運行圖,增加開行焦作站和開封宋城路站至新鄭機場站動車,每天開行23對列車。這次,一下停開了11對列車,幾乎占到目前鄭機城鐵的一半。不少網(wǎng)友很關切:咋回事?客流跟不上,還是有其他的計劃呢?
6次體驗記者隨機體驗,上座率不足一半
鄭機城鐵機場站售票處
真實情況如何?3月16日,記者隨機進行體驗。在上午8點36分鄭州東開往新鄭機場的C2963次列車上記者看到,多數(shù)車廂內的旅客只有十多人,而每節(jié)車廂定員90人。行李架上空空蕩蕩,只在兩頭零星地放著幾個旅行箱。而返程的C2964次列車則更為慘淡,多數(shù)車廂只有六七名旅客,最多的一節(jié)也不過十余人。
雖然是唯一的一對經(jīng)停南曹和孟莊的列車,但是記者注意到,在這兩站上下車的旅客卻只能用三三兩兩來形容,一位從孟莊上車的男士表示,候車廳里只有5個人在等車,“連售票員都不知道去哪兒了,我是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的票。”
12點02分,記者在鄭州站乘坐C2967次列車再次體驗,發(fā)現(xiàn)車上的人數(shù)仍舊不多,多節(jié)車廂內只有十幾個人,而2號車廂竟然空無一人。17點31分,記者乘坐C2972返程時,車上的人數(shù)則相對較多,多數(shù)車廂有將近30人,最多的一節(jié)有近40人。
另一路記者當天14點39分,從鄭州東站乘坐C2969次列車到新鄭機場站,候車時感覺到客流量有所增加。該次列車從開封宋城站駛來,到達鄭州東站時記者看到車內上座率幾乎達80%,不過很多乘客都在鄭州東站下車。發(fā)車后,記者粗略觀察了一下,每節(jié)車廂的上座率在40%~45%,乘客大多攜帶輕便行李。乘坐C2970次列車返程時,上座率在35%~40%。
從鄭州東站發(fā)往機場站的鄭機城鐵車廂內,絕大多數(shù)座位都空著
2個痛點間隔時間長,銜接不太好
旅客吳女士提起第一次坐鄭機城鐵的感受,苦笑著表示,感覺不會再愛了。“聽說機場修路,我擔心不太好走,就想著坐城鐵,結果發(fā)現(xiàn)也不方便?!眳桥勘硎荆恢莱氰F的票可以在網(wǎng)上預訂,為了不耽誤乘車,特意早上7點就趕到東站,結果最近的一趟城鐵要到8點36分才發(fā)車?!败嚧翁倭?,我是10點15分的飛機,一下子時間變得很緊張,而且買票安檢還特別折騰,排了半天隊?!?/p>
來自南京的李先生和吳女士有同樣的感受,“地鐵和火車站銜接得不好,地鐵出站口沒有自動取票機,還要跑到二樓取票再跑下來進站,又折騰又耽誤時間,去機場的城鐵班次也太少,間隔時間有點長,早一班離登機時間太早,晚一班又趕不上?!崩钕壬硎?,“我下次還是老老實實坐大巴吧,一會兒到了機場之后還得從T2轉T1,擠地鐵和趕火車已經(jīng)出了兩次汗,待會兒還得再出一身汗。”
沒有配套公交,出租漫天要價
“去機場,并不一定就是坐飛機。”多位家住港區(qū)的市民表示,下了鄭機城鐵后發(fā)現(xiàn)沒有輻射周邊的配套公交,這讓自己很受傷?!坝幸淮我ジ蹍^(qū)客運站,下了城鐵找了半個多小時沒找到公交,結果打車比坐城際列車還貴,從那以后再也沒坐了。”
一位機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場只有到鄭州市內或外地的大巴,沒有到港區(qū)的車,去的話只能選擇出租車或乘坐三輪車,離T2航站樓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半個小時以上。
沒有公交,出租車的情況如何呢?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T2航站樓的出租車乘車點,停靠著多輛出租車,一位司機表示,不打表,兩個人到港區(qū)30元?!霸谶@兒停車要交10塊錢的停車費,到港區(qū)就1.5公里,打表連停車費都不夠?!?/p>
并非個例
鄭開城鐵兩站已關停
鄭機城鐵是我省開通的第三條城鐵線路,“客流上不去”的情況也并非單一在鄭機城鐵上存在。記者了解到,在鄭開城際鐵路開通時,也存在著“兩頭熱、中間冷”的情況,周末旅客爆棚,平時客流平淡,尤其是中間站客流量更少。該條城鐵先期共設有鄭州東站、賈魯河站、綠博園站、運糧河站和宋城路站五個車站,但從今年1月10日起,賈魯河站和運糧河站因客流太少被迫關停,距離開通僅僅一年的時間。
而事實上,鄭州的情況并非個例,近年來新開通的城際鐵路,因客流不足而減少投放列車的情況并不罕見。以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為例,武漢至咸寧城際鐵路于2013年底開通,根據(jù)規(guī)劃,武咸城際鐵路設計日開行城際動車可達200對,可研報告預測開通初期的客流可達日開行50對城際動車。
但是事實上,武咸城際開通首日只開行了10對城際動車,由于客源嚴重不足,日均客運量僅4000余人次,上座率也只有一半,后來縮減至日開行列車7對。
鐵路回應
正常車次調整,客流確實不大
那鄭機城鐵一下子停運11對列車,是否跟客流量有關呢?對此,鐵路部門表示,鄭機城鐵剛開通時,旅客嘗鮮的比較多,加上春運客流量本來就大,所以車次較多。而此次只是春運后正常的車次調整,也經(jīng)過了上級部門同意。但記者了解到,一下子停開近一半的車次,在其他線路上并不多見。
至于客流量,鐵路部門也坦陳,目前客流量的確不大,部分車次存在冷熱不均的狀況,“都有個市場培育的過程,高鐵剛開通的時候,很多旅客喊著價格高,但是現(xiàn)在,高鐵的上座率很高,有些車次一票難求。”
業(yè)內人士指出,鄭機城鐵目前主要是服務鄭州機場,而3月份對于民航業(yè)來說屬于淡季,這也可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鄭機城鐵客流的減少。
可乘坐613名乘客的班車,在鄭州東站發(fā)往新鄭機場站的站臺上,卻只有很少的乘客在等待
政府行動
三條城鐵政府補貼虧損5年
商旅人士林先生,每個月都要打幾次“飛的”,他表示鄭機城鐵在速度、舒適性和安全性上都是有優(yōu)勢的,只不過剛剛開始投用配套設施還不完善,加上旅客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暫時遇冷”。
記者也了解到,為確保城際鐵路的正常運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我省也出臺了《河南省城際鐵路運營虧損補貼暫行辦法》。根據(jù)暫行辦法,三條城際鐵路運營虧損補貼責任主體為省、市兩級政府。運營虧損分線路核算,省、市按3∶7比例進行補虧,各市按其境內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進行分攤。據(jù)悉,鄭開、鄭焦、鄭機這三條城際鐵路的運營補虧期限暫定為5年,新建城際鐵路將通過鐵路沿線土地綜合開發(fā)等方式籌措運營補虧資金。
此外,記者也了解到,按照計劃,原定6月底前T1航站樓所有航班轉場T2航站樓的計劃,有望提前到今年3月底完成,加上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五一小長假等,這也將為鄭機城鐵帶來更多的客流。
專家支招
配套跟上、交通成網(wǎng),服務機場變成服務港區(qū)
城際鐵路的建設,確實是方便了旅客出行,屬于民心工程。那這樣的工程,如何縮短培育期,在民生效應、拉動效應和經(jīng)濟效應之間實現(xiàn)共贏呢?
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認為,配套設施要跟上。他提出,鄭機城鐵目前的客源面比較窄,主要是到機場的乘客,而目前鄭機城鐵到T1航站樓還不是很方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客的體驗感受。此外,到港區(qū)和新鄭其他地方的公交車線路不足,想到新鄭市區(qū)里就很麻煩,所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流。
河南電子商務與物流系統(tǒng)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朱永明認為,鄭機城鐵客流量一直上不去,前期的規(guī)劃是有問題的,城鐵的建設有些超前,而機場方面的業(yè)務發(fā)展有些滯后。對于大眾而言,主要是連接問題,比如住在市中心,交通狀況比較擁堵地段的人,還有住在西郊、北環(huán)、南三環(huán)的人,他們想要到達鄭州東站就很麻煩,不如走高速來得快和方便。鄭州地鐵網(wǎng)建立起來后,到達鄭州東站更為方便,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鄭機城鐵的客流量。
他認為,鄭機城鐵沒想象中“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宣傳力度不夠,有很多人不知道開通了鄭機城鐵,尤其是外地人,他們還是只了解機場大巴和出租車這樣的交通方式,城際鐵路的標識不夠明顯。
他山之石
國外城鐵如何盈利?
據(jù)了解,不只是河南,珠三角區(qū)域的多數(shù)城際鐵路都在虧損,那么國外的城際鐵路是如何盈利的呢?
根據(jù)媒體報道,日本的新干線、法國的TGV運行得較好。作為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的東海道新干線,在開業(yè)后的兩年便實現(xiàn)盈利,據(jù)了解,新干線的運營方非常重視客運時刻表的安排。以商務客戶為主的“Nozomi”號為例,班列平均7.5分鐘一班,平均每班次延誤不超過0.7分鐘,因此成為日本幾大主要城市間商務旅客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時,新干線的運營方還利用車站附近的土地資源開展了多元化經(jīng)營,包括沿線寫字樓、商業(yè)樓宇的開發(fā),酒店、餐館、旅游公司、百貨等。
此外,新干線鐵路也給沿線帶來了更多的商業(yè)活動。以東海道新干線為例,1963~1973年,商業(yè)旅行較多的東京至大阪間的乘客就增加了260%;觀光游客較多的東京至京都間同期增加了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