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在病房里團聚過年。 徐海 攝
中新網鄭州2月18日電 農歷除夕,曾備受關注的河南砸鋼筋為患病父親掙救命錢的7歲男孩樂樂,還在病房里陪伴父親。其不幸遭遇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社會持續關注,善款陸續匯聚,如今已有7萬元。社會關愛讓家人絕境中看到了希望,辭舊迎新之際,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樂樂爸爸能盡快做手術,早日康復。
樂樂爸爸張坤2011年檢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4年治療下來,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產生了嚴重的并發癥。2014年底,醫生說,要想根治,必須骨髓移植,幸運的是,張坤在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但治療費用需要近60萬元,家人東拼西湊只籌了13萬元。2015年2月3日,7歲的樂樂和奶奶劉小紅一起在鄭州一拆遷工地砸鋼筋掙救命錢的遭遇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發社會關注,善款陸續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醫院。
2月18日,記者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住院部看到,樂樂一家4口圍坐在病床前聊天,溫馨有愛。樂樂奶奶劉小紅介紹說,如今已經收到愛心捐款7萬元,樂樂爸爸把愛心人士的聯系電話和捐款數額都一一記錄在了筆記本上,共記了7頁之多,社會捐助不僅給全家減輕了一些治療費的壓力,而且還讓樂樂爸爸看到了病情治愈的希望。
“之前孩子都不愿意說話,都不吭聲,現在他信心有了,他說媽我看到希望了,肯定能治好。”劉小紅一見到記者,就高興地說起樂樂爸爸的變化,眼眶竟然有些濕潤。
張坤到鄭州住院后,樂樂本來在老家新安縣上學,放寒假后和媽媽一起到鄭州醫院探望爸爸,并跟隨奶奶一起早出晚歸撿鋼筋掙錢。劉小紅說:“這孩子還小,他爸有病,這孩子將來以后肯定是受的苦比較多,我也不能跟著孩子到老,所以說從小要教育這孩子走正路,要叫他干活,知道用雙手改變生活。”
在病房里,樂樂陪在爸爸身邊,玩耍,做作業,十分乖巧。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覺得太對不起孩子了,現在他這樣的年齡應該是最美好的時候,有父母的陪伴,應該有很多的玩具,有很多的樂趣,但是他那么小,讓他承受那么多,我覺得挺對不起他的。”媽媽徐小惠說,一家人在醫院過完年,樂樂會回老家繼續讀書。
樂樂順口就說:“我回家上學了,要是想爸爸了,我可以打電話聊天,可以看爸爸照片。”純真的話,惹得家人笑開了顏。
雖然,在病房內過年,沒有豐盛的大餐,沒有煙花爆竹,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也是莫大的歡樂。辭舊迎新之際,他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樂樂說:“我希望爸爸的病趕快好,能送我上學。”
媽媽徐小惠說:“我希望我老公的病快些好起來,讓樂樂快樂地成長。”
爸爸張坤一連說了三個希望:“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不要那么累,希望樂樂好好上學,希望我的病早點能看好。”
奶奶劉小紅說:“想著能盡早地給兒子做完骨髓移植手術,叫兒子早日康復,以后的時間我們一家共同協力去回報社會,回報大家,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健康、感恩,是他們的共同愿望,真實而樸素,但愿在新的一年里,他們的心愿能一一達成。(記者 門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