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市民看了商報報道后,前往獻血點獻血 記者 張郁/攝
由于嚴重血荒,鄭州市內各大醫院的臨床手術受到影響,昨天《河南商報》關注鄭州血荒的報道發出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市民紛紛表示將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不過,有市民想參與無償獻血卻遇到了問題,市區內只有兩個固定獻血點,獻一次血不得不跑很遠的路,因此有市民呼吁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多建一些獻血點,方便市民獻血。
針對這種情況,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規劃12個新的獻血點,同時還計劃采購兩輛獻血車。
早在3年前,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就向市政府相關部門申報了16個固定獻血點的選址規劃,令人遺憾的是,3年過去了,一個獻血點都沒批下來。
尷尬
市民想無償獻血,卻缺少獻血點
昨天,河南商報關注鄭州血荒的報道發出后,不少市民來到市區內的獻血點參與無償獻血。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口的獻血車旁,獻血的市民排起了隊,市民張先生說,他就是看到《河南商報》的報道后趕來獻血的。
“大家積極參與無償獻血,血庫充實了,用血就不成問題;如果大家都不獻血,需要用血時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受害的還是自己,這是很單的道理。”張先生說。
來獻血前,張先生在朋友圈發了消息,身邊的朋友有支持的,也有質疑的,張先生認為,現在很多人對獻血還存在誤解,這需要社會加大宣傳力度。獻完血,張先生拿到了他的第二張無償獻血證,張先生說,他是無償獻血志愿者,他將一直堅持下去。
不過,跟張先生比起來,市民李女士想獻血就麻煩了。昨天上午,李女士給河南商報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在鄭州市東區一個物流中心,幾個同事想要獻血,但是由于離市區太遠,一直沒獻成。李女士說,家和單位離市區內的獻血點都比較遠,獻一次血得跑不少路。
“血小板只能在固定地點采集,如果距離較遠,市民們就算有熱情,也沒時間獻。”李女士說,她希望省紅十字血液中心能多建立一些獻血點,方便市民獻血。
回應
獻血車有時一上午會被城管攆三回
針對市民呼吁增加獻血點的情況,昨天下午,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采血二科科長張淑琴說,去年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已經向鄭州市政府打報告,計劃增加12個獻血點,但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此事進展比較緩慢。
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1年,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就向鄭州市政府申報了16個固定的獻血點,這些獻血點涵蓋德化街、曼哈頓廣場、汽車北站等人群聚集區域。然而,3年過去了,這16個固定獻血點沒有一個獲批。
張淑琴說,目前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在鄭州市區總共只有2個固定獻血點和8輛采血車,跟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比較大。
“這8輛采血車在采血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張淑琴告訴記者,北京王府井大街可以同時停放兩輛采血車,但鄭州360廣場、德化街、萬達廣場等地卻不能停。
讓她更無奈的是,有時候采血車還會遭到城管部門的驅逐,“像打游擊一樣,有時候一上午被攆三次”。
張淑琴說,一輛采血車價值為60萬元~80萬元,省血液中心想增加采血車也比較困難,不過她表示將再采購兩輛采血車,“無論增加固定獻血點還是采血車,都需要政府部門多加支持。”
觀點
政協委員:
無償獻血需政府大力支持
建議
市民:地鐵口建采血屋
鄭州市民王民竹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他一直十分關注鄭州出現的血荒,他認為要解決血荒的問題,需要市民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同時采血屋等基礎設施也應該跟上。
此前,王民竹在北京西單文化廣場看到一家地下商場出口處建了采血屋。
他認為,可以借鑒西單模式,在鄭州市地鐵口也建一些采血屋,為此他還專門寫了《鄭州市地鐵口建愛心采血屋的可行性報告》,論證這個建設方案的好處。王民竹說,在地鐵口建采血屋,不僅不占用城市稀缺的土地資源,而且建設成本低。
對于這個建議,張淑琴很贊同,她說,目前省紅十字血液中心正在積極與地鐵公司聯系,希望能獲得支持。
“如果能在地鐵口建立采血屋,將方便市民參與無償獻血,同時對鄭州的城市形象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張淑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