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李凌/文)隨著河南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以下簡稱機動車安檢機構)對民間資本放開后,多方資金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目前,鄭州市范圍內正在營業的機動車檢測站已經有24家,加上在建項目,總數超過50家。為何那么多的企業和個人愿意投資建設檢測項目?這么多的檢測站是否過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市場】
河南機動車安檢機構向社會放開
這幾天,秦斌越考察越對自己做出的決定有些擔心。他是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這兩年,公司生意不太好,就想轉型,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項目。今年6月份,河南機動車安檢機構向社會放開的消息讓他很是興奮。
“幾乎每次去審車,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機動車檢測站的生意都很好。”秦斌說,隨著這幾年鄭州機動車保有量劇增,安檢機構生意來源較為固定,收入也有所保障,因此很吸引投資者。
今年機動車安檢機構向社會放開后,秦斌很是興奮。經過公司董事會討論,決定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一家檢測站,總投資700多萬元,“現在,場地已經找好,并簽過協議交了錢,設備也訂好了,就等安裝了”。
但最近有個消息卻讓他感覺心里沒底了:今年,鄭州準備新上20多條檢測線。“新增檢測機構開始營業后,是否會存在大家都吃不飽的現象?”
秦斌說,河南機動車安檢機構向社會放開后,對投資者來說,到底是機遇還是風險?
【調查】
不少機動車檢測站“喊餓”
目前,鄭州市范圍內正在營業的機動車檢測站已有24家。其生意如何?
“我們公司目前有4條檢測線,每天最多可檢測大中小型包括3軸以上車輛480輛,但現在平均日檢測量為七八十輛,遠遠沒‘吃飽’。”鄭州浩磊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負責人閆浩磊說,“我們的場地在郊區,租金比市區內便宜好幾倍,但因為來檢測的車輛太少,目前只是保本經營,不賺錢。”
河南世貿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已經開業3年了,前期生意不錯。據公司負責人張經理介紹,從去年開始,檢測機構數量增多,公司業務量開始大幅下滑,目前處于保本經營的狀態,“還有一些在市內的站點,每年光土地租金都要100多萬元,加上人工、水電等費用,肯定賠錢”。
在西三環與中原路交叉口路東200米的鄭州旭日機動車檢測站大廳內,等候檢測車輛的有不少人。據檢測站站長楊建芳介紹,因為西四環附近一家檢測機構剛剛拆遷,所以最近來該站檢測的車輛稍多了些。“我們站日檢測能力達250輛,目前每天的檢測量在七八十輛,而要達到保本經營,最少需要檢測90輛以上”。
【數據】
鄭州機動車檢測站突破50家
據統計,目前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50萬輛。機動車安檢機構向社會放開后,不少看好這一市場的投資者紛紛上馬檢測線。
秦斌算了一筆賬,即使一個檢測站每年只檢4萬輛車,一輛車收取100元,那么一年的收入就能達到400萬元,不到兩年時間就能收回成本,是個不錯的項目。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然而,據鄭州市質監局監督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有12個檢測站在建,而在鄭東新區,僅隔一條街的距離就建了兩家檢測站。“依照鄭州市目前機動車的年檢測量,有30家左右檢測站即可滿足市場需求,而現實是正在籌備加上已開業的檢測站,數量超過50家,但客源缺口巨大”。
【說法】
市場飽和將引發行業洗牌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鄭州市機動車檢測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
據介紹,建設一個機動車安檢機構,需要500萬元以上的資金,其中以土地和場地建設費用居多。“許多企業在沒有了解鄭州市機動車安檢機構整體規劃和布局、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盲目上馬檢測線,造成投資風險。”鄭州市質監局監督處相關負責人提醒投資者,要了解市場行情,不要盲目投資。
閆浩磊表示,據保守估計,未來兩年鄭州市待檢車輛將減少1/3左右,在“僧多粥少”、新的檢測站又迅速增加的情況下,機動車安檢市場必將迎來一輪行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