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都擁有人生的出彩時刻,心懷各式各樣的夢想。映象網將分享每個人最真實的追夢故事,最動人的出彩時刻。
從2013年6月14日起,映象網將以“中國夢·享出彩”為報道主題,從一億河南人中尋找有代表性的100個河南人,分享他們的人生出彩時刻,說出他們的下一個出彩夢想。
第八十一期,本網刊登鄭州市一馬路巡防隊中隊長王衛東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感受和分享追夢的快樂,一起傳遞正能量,見證積極勵志的筑夢故事。
鄭州市二七區一馬路巡防隊中隊長王衛東
每天,老王的工作就是在火車站附近巡邏
【人物檔案】
姓名:王衛東
年齡:48歲
職業:鄭州市二七區一馬路巡防隊中隊長
出彩時刻:當市民在樂享假期時,巡防隊員卻穿梭在鄭州的大街小巷,發現安全隱患、為群眾服務、維護治安,確保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平安祥和。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一次偶然的愛心助人,鄭州幾名巡防隊員發現一個腦癱的女孩,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這些巡防隊員便開始悉心照顧癱瘓女孩趙怡君,一堅持就是12年,雖然有隊員陸陸續續離去,但王衛東的愛心卻從未停止過。
【出彩時刻】巡防隊員幫助腦癱女孩12年
1992年出生的趙怡君,7個月大時被發現得了腦癱,家里為了給她治病花光了積蓄。
雪上加霜的是,在她6歲那年父親不堪生活重負離開了她,一直照顧她的姥爺也因病去世,整個家里,只剩下了三個女人——患風濕病的姥姥、靠微薄工資支撐家庭的媽媽,還有患病的小趙怡君。
由于趙怡君身體原因,她日常的所有活動都需要有人照顧,可是媽媽工作繁忙,姥姥又身體不好,這讓一家人犯了難。
2002年的一天,一馬路街道治安巡防中隊的巡防隊員王衛東在進行例行巡查的時候,碰到了賣菜回來的姥姥,因為姥姥犯了風濕病行走吃力,王衛東主動幫她提菜回家,在家里,他發現了患病的小趙怡君。
了解到趙怡君家中情況后,王衛東和其他巡防隊員商量,大家決定力所能及地幫助趙怡君,從早晚幫助她起居,到每周輪流推她出去散心,再到每年生日為她訂蛋糕,日復一日,堅持了12年。
12年關愛,12年相隨,一馬路巡防隊員已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幫助趙怡君的愛心接力卻從未間斷,帶小怡君出門曬太陽,給她講故事解悶,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關心。
巡防隊員們和趙怡君的故事傳開后,整個轄區的居民都很感動,大家都力所能及地想要幫助趙怡君。王衛東說,有名30多歲的女出租司機,聽說之后主動當起了趙怡君的義務司機,趙怡君想要出門都是聯系她,她隨叫隨到。
“我們不太會說話,就知道學雷鋒,算是發揚雷鋒精神吧。大家都來關心她,我們也很高興。”王衛東說,照顧趙怡君是一種責任,我們很樂意堅持和傳承這份愛心。
在日常執勤當中,巡防隊員經常能撿到很多的身份證和銀行卡。
撿到的身份證,巡防隊員通常是自費郵寄給失主。
【我的夢想】幫老百姓看好家護好院
“火車站附近地區都屬于我們巡邏的范圍,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大街小巷,對違法犯罪活動加以制止,維護社區安全。”王衛東介紹,在特殊情況下,巡防隊員還要協助、配合警方破獲案件。
巡防隊員在社區街巷巡邏的時候,有時會遇到打架、偷東西等危害社區安定、安全的行為。“作為一名巡防人員,必須毫不猶豫的上前制止這些違法行為。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危險隨時可能發生。”用王衛東的話說,“我們就是給老百姓看家護院。”
“記得有一次,在一馬路附近巡邏,突然聽見旁邊有位女士喊‘抓小偷’,我和其他兩位巡防隊員立即趕過去,就見一名年輕男子正在往隴海路方向跑去,我跑的最快,直接拉住了他的衣角,但小偷并沒有放棄,而是一邊跑,一邊打我。”王衛東說。
最后,在聞訊趕來的其他巡防隊員的幫助下,王衛東將小偷送到了派出所,事后才發現自己身上有多處被小偷打青、打腫。
【映象對話】
記者:是什么樣的動力讓你們連續12年照顧腦癱女孩?
王衛東:開始只是覺得她們不容易想幫助她們,可是時間長了我們全把趙怡君當成自己家人了。這些年我們巡防隊員換了好幾撥,前前后后有50多個人,但我們全都很喜歡她。
記者:巡防工作很枯燥、辛苦也很危險,有沒有想過放棄?
王衛東:沒有,雖然我已經干巡防工作已經有八年,但真沒覺得辛苦,能在火車站這里幫助來往的旅客,提升河南形象,心里很滿足。
記者:在鄭州火車站地區來來往往的旅客有很多,你是如何辨別哪些是小偷呢?
王衛東:這就要靠經驗了,比如觀察對方的眼神。小偷們的眼神跟咱們都不一樣,他們走路眼睛不看路,就盯著旅客的背包和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