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62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和48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均出現了環比上漲。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鄭州與合肥以0.6%的環比漲幅并列居于第二位。
■數據
上海房價同比漲幅最高為20.9%
數據顯示,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62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為廈門漲1.2%,最低為溫州下降1.5%。
1月份二手住宅價格與去年12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3個,持平的城市有9個,上漲的城市有48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為廣州漲1.0%,最低為溫州下降1.9%。
不僅新房、二手房1月份環比價格跌幅最大的城市為溫州,唯一的同比房價下跌城市也是溫州。數據顯示,1月份,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跌了4.3%,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跌了8.6%。
與此同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最大的城市為上海,漲幅達到20.9%;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最大的城市為北京,漲幅達到18.4%。
1月份鄭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6%
從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來看,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最大的為太原,上漲了0.7%,鄭州與合肥以0.6%的環比漲幅居于第二位,武漢與長沙以0.5%的環比漲幅居于第三位。
二手住宅方面,鄭州以0.8%的環比漲幅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位,長沙以0.7%的環比漲幅緊隨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合肥,環比上漲了0.5%。
1月份鄭州小戶型漲幅超過大戶型漲幅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月份鄭州市90平方米及以下戶型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了0.8%,而90~144平方米及144平方米以上兩個檔次的房子,環比上漲分別為0.6%和0.3%,表明1月份鄭州市小戶型漲幅較高。
■分析
房價上漲動力有限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鄭紅玉昨日對鄭州晚報記者表示,目前影響房價走勢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政策,在前期部分城市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市場環境和預期相對穩定,房價延續了漲勢趨緩的態勢;二是資金,2014年房企資金面將由去年的偏松狀況逐漸趨緊,加之信貸收緊,部分房企資金鏈趨緊,可能通過降價促銷等方式回籠資金;三是預期,2014年樓市將很難再現去年的火爆行情已基本成為業內共識,“預計市場整體走勢將是高位震蕩并逐步降溫,房價上漲動力有限”。
鄭紅玉認為,未來樓市區域差異仍較顯著,一二線城市需求仍偏旺盛,土地市場尚未退燒,價格漲幅仍明顯快于三四線城市,此外在市場大勢中,個別城市因人口、經濟及區域環境差異影響,難免“性格突出”,更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記者 胡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