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劉長征)昨天上午,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開幕。鄭州市市長馬懿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公布了鄭州市政府今年要干的事和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
對于鄭州人來說,最期望的無非是收入更多,天空更藍,出行更順,城市更宜居。透過《政府工作報告》、《鄭州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等文件,我們來看看鄭州人的生活馬上會有哪些改變。
【航空港區】力爭鄭州自貿區獲批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無疑是鄭州乃至河南的大事。
報告:
5年內,鄭州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初步確立以國際化、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為特征的國家中心城市地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就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
舉措:
○加快鄭州國際空港、國際陸港建設
○完成機場二期工程、新鄭綜合保稅區三期工程和經開綜保區申建工作
○力爭鄭州自由貿易園區申建獲批
○還計劃在航空港實驗區和經開區探索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外資管理方式,放寬對外來投資的限制
【治霧霾】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
馬懿坦言,鄭州生態環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霧霾等環境問題比較嚴重。
報告:
未來5年,鄭州將從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兩方面“雙管齊下”,預計通過三大工程,累計新增供熱面積3100萬平方米,減少中心城區用煤839.5萬噸,減排大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到2018年,鄭州PM2.5平均濃度將比2013年下降20%。
舉措:
○“引熱入鄭”工程
開辟裕中熱電、滎陽國電等外圍熱源,確保2015年完工投用,市區新增供熱面積2500萬平方米
○“煤改氣”工程
加大現存156臺燃煤鍋爐拆改力度,今年市區基本拆改到位,確保2015年基本達到大氣污染物“直排為零”
○“熱電外遷”工程
今年啟動新力電廠5臺20萬千瓦燃煤機組遷出工作,爭取2016年底完成。
○年底前,鄭州還將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1000輛運營黃標車
【保暢通】上半年三環快速化全線通車
出門有個好天氣,路上能不堵車,如今,哪個鄭州人能碰上這其中一條,八成要為自己的運氣暗喜了。
報告:
“暢通鄭州”既是群眾的需求,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目前,鄭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城市發展,交通擁堵問題比較突出。5年內,鄭州主城區要實現15分鐘上快速路,沿快速路15分鐘上高速的“市區半小時交通圈”。
舉措:
○今年上半年,三環快速化將全線通車
○金水路、花園路-紫荊山路準快速化工程將陸續開工
○年底前隴海路快速通道、京廣快速路二期工程主線將基本建成
○年內,鄭州市區內將打通188條支線路網
○5年內三環以內斷頭路全部打通
○今年還將新增3萬個停車位,以機械式立體停車場為主
○5年內,鄭州軌道交通將力爭通車里程從現在的25公里達到130公里
○今年,鄭州將加快軌道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開工建設3號線一期、5號線配套工程和南四環至鄭州高鐵南站的城郊鐵路
○市區內還將新建26個公交場站
○今年,加快構建“米”字形快速鐵路網,配合建設鄭徐高鐵及鄭開、鄭焦、鄭州至機場等城際鐵路
○今年加快推進國道107線鄭州境內東移
○5年內,鄭州還將開通國內外客運航線50條、貨運航線30條,客運吞吐量達到2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10萬噸以上
【上戶口】放開鎮、縣落戶限制
報告:
過去5年,鄭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30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34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了67%。未來5年,鄭州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3%,初步形成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和諧的現代化都市區形態風貌。
舉措:
○今年,鄭州將全面放開建制鎮和縣城落戶限制
○今年,推動城中村、城郊村和產業集聚區內村莊的農業人口成建制轉為城鎮戶口
○將繼續推行居住證管理制度
【促教育】新增幼兒園、中小學90所
舉措:
○新建、改擴建城鄉幼兒園60所,市區中小學30所,新增學位4萬個
○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深入實施中小學課程改革
○推進旅游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
○擴建財稅金融職業學院
○做好中州大學升本和鄭州衛校升專工作
【宜居鄭州】建成南環公園、西流湖公園
舉措:
○逐步組建1至3個區域醫療綜合體,鼓勵社會資本辦醫
○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21萬套
○造林7.5萬畝
○建設10個“走進森林”示范公園
○建成南環公園、西流湖公園、開工建設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和27個區級綜合性公園
2013年鄭州“成績單”
GDP 6202億元 增長 12.1%
財政總收入 1116億元 增長19.1%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723.6億元 增長22.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615元 增長11.1%
備注: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0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 14009元 增長13.2%
備注: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
2014年鄭州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GDP 增長10%以上 CPI 控制在 3.5%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 8%左右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左右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