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說,因被冒名頂替,他和身后的鄭州科技學院擦肩而過。
2007年,李帥報考了鄭州某高校,可惜沒接到錄取通知書,無奈的他離開老家寧陵,外出打工謀生。然而,幾天前,他發現一個令他震驚的事實:當年曾有人冒名頂替他上了大學,并于2010年順利畢業。“李鬼”是如何頂替他人入學的?如今身在何方?涉事高校有何說法?記者進行了調查。
沒上過大學,怎會有畢業證?
李帥今年25歲,2007年參加了高考。因估分成績不高,僅報了鄭州科技學院這一個志愿。隨后他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為321分,整個暑假過完,他也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因家境不佳,他選擇了外出打工。這些年輾轉各地,賣過保險,做過保安,打過零工,如今在北京一家公司做網絡優化工作,收入微薄,因沒有大學文憑,應聘時總是碰壁。“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頭,我就想考個大學文憑。”
一年多前,李帥報考了北京一所民辦大學,開始準備自學考試。幾天前,他偶然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到自己的信息居然是:2010年畢業于鄭州科技學院,已擁有大學文憑。“證書上身份證號、戶口等信息都和我一樣,但照片不是我本人。”李帥說。
校方承認疏忽,
將注銷“李鬼”畢業證
10月23日上午10時,記者和李帥一道,來到鄭州科技學院。
“學校確實有失誤疏忽的地方。”對此,學生處處長高戰盈表示,經核實,李帥確屬被人冒名頂替。他們已將此事上報省教育廳,將按照規定注銷“李鬼”的畢業證,當年,他們將通知書寄到了李帥所在高中,至于為何李帥沒收到,他們也不清楚。
那么,學校在新生入學時,究竟是如何審核的?對此,學生處一名張姓工作人員表示,一般而言,學校會采取比對電子檔案、身份證、錄取通知書、準考證等措施審核新生入學資格。當時新生電子檔案是沒有照片的,因此核實身份確有困難。這些年,他們也查到過個別學生是冒名頂替的,校方已將這些人全部注銷學籍,做了勸退處理。
當談及校方是否應為失誤做出補償時,高處長稱,他會上報此事,校方可以和李帥坐下來談。
“李鬼”承認當年冒名頂替上大學
10月22日下午,“李鬼”當時的輔導員趙老師打通了他的電話。電話中,“李鬼”表示家住濮陽,也承認了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但不愿多講,只是稱“父母操辦的”。面對校方讓其回校上繳畢業證的要求,“李鬼”稱畢業證已丟失。那么,“李鬼”的真實身份是什么呢?對此,高處長和趙老師均表示,3年大學期間,“李鬼”堅持使用假身份,因此其個人真實信息無從求證。
兩天來,記者先后數十次撥打“李鬼”的電話,但對方始終處于占線或接通即掛斷狀態,發去的采訪短信也未收到任何回應。通過種種途徑,記者調查獲悉,“李鬼”極可能名為李海峰,出生于1989年7月,籍貫為清豐縣。
李帥說,他喪失了上大學的機會,如今個人的檔案也不知去向。李帥說,此事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如果當初自己上了大學,現在的境遇會完全不同。
警方已介入,律師稱“李鬼”應賠償
23日中午12時,在鄭州市公安局馬寨分局,治安中隊中隊長張磊表示,警方已正式受理李帥案件,會做先期調查。如果確有“李鬼”冒名頂替上學,警方可對其進行治安處罰,如果“李鬼”偽造過戶口遷移證、身份證等相關證明文件,還可能會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再者,如果“李鬼”以該身份辦理信用卡等,行為還涉嫌詐騙,警方會追究其刑事責任。省教育廳學生處一名趙姓工作人員表示,如查證屬實,他們會注銷冒名者畢業證。
天之權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張少春認為,“李鬼”侵犯了李帥的姓名權和受教育權,李帥可以起訴,對方應消除影響并作出道歉,并對李帥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做一定賠償。張律師表示,如果有人在“李鬼”入學當中,提供了幫助,比如是偽造相關證明文件,也應被追究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記者 張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