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室門上的招貼表達了學生們的愿望,其實不逃課、少逃課才是不掛科的保證
“當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學生逃課時,老師們也hold不住了,全景照、藍牙點名、指紋打卡,甚至近來又見座位姓名卡……招數層出不窮;學生見招拆招,使出渾身解數,各顯神通,狠招、怪招、奇招……招招重現江湖。逃課與防逃課,成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博弈。”近日,逃課和防逃課這一如影隨形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逃課篇:看我七十二變
有一種逃課叫“馬上就到”
經驗值:60
成功率:60%
破解術:課后確認
情景再現:
逃課的理由總是有很多,但面對老師時卻只是那么幾句:“老師,他去輔導員辦公室了”“老師,他去衛生間了”“老師,他馬上就到”諸如此類的理由總是能把善良的老師忽悠過去,但是危險系數也會很高,好奇心稍重的老師會將該生的名字記下來,然后在課后確認該同學是否已經來上課了,這時一旦被老師發現,就會在點名冊上留下一份“案底”。
“老師開始點名了!”小馬的手機里傳來室友小林的緊急“通知”。前一秒鐘還在被窩里的小馬立刻清醒了,飛速穿好衣服,抹了一把臉直接沖向教室。快走到教室門口,小馬彎下腰用一只手捂著肚子:“老師,我剛才肚子疼得厲害,拉肚子了。”老師半信半疑,“看著不太像啊!行了,趕緊坐下吧”。
點評:盡管知道逃課是違反校規的行為,但還是會有很多同學義無反顧,而當問到為什么要逃課時,同學們給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真的不能上課,完全可以正常請假。
有一種答到叫“口技”
經驗值:40
成功率:50%
破解術:喊到請起立
情景再現:
“每個愛逃課的學渣身邊總有一個愛學習的學霸”,這句話是說到張晨的心坎上了,同宿舍的李艷是班里的學霸,從未缺過課。因此李艷也承擔了一個答到的重任。宿舍里6個人一起選的選修課,每次老師點名,她都低著頭,變換著自己的音調為她們答到。但這招也有不靈的時候,小教室上課,老師讓每一個答到的同學都站起來相互認識一下,這下李艷就無能為力了。
點評:校園記者對186名在校學生進行了“逃課”調查,其中只有8名同學選擇了“從未逃過課”,42.4%的學生選擇了“很少逃課”,33.3%的學生選擇了“偶爾逃課”,還有19.9%的學生選擇了“經常逃課”。在對逃課原因分析中,選擇最多的是“起不來、睡過頭”,占37.1%,23.7%的同學選擇了“課程無聊,沒意思”,只有13.4%的學生選擇了“有要事,和上課時間沖突”,其余25.8%選擇了“其他原因”。可見逃課的主要原因還是一些人的惰性所致。
有一種方法叫“替身”
經驗值:20
成功率:80%
破解術:熟悉每一個同學
情景再現:
當然在逃課的學生中,并非所有的人是出于本意,也有出于無奈的原因。醫學專業的小張就是這樣。由于英語成績較差,小張必須重修該課程,偏偏英語課與自己所選的選修課時間重合了,權衡再三后選擇了重修課。然而選修課的老師要求特別嚴,點名不到的統統按掛科對待。“我沒那么多時間再去重修選修課,所以只能讓同學代答,后來實在不行了,就找了個同學替我上課。這才保證了選修課順利通過。”
點評:有的同學之所以選擇逃課似乎有著完全正當的理由,特別是大四學生在求職階段常常因為參加面試、應聘而耽誤上課,作為老師,相信絕對可以理解。如果是長期逃課,就要好好找找原因,重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防逃篇:看我“火眼金睛”
有一種點名叫“點一個走一個”
經驗值:70
成功率:100%
破解術:無
情景再現:
選修課的設置初衷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視野,可是對于有些學生來說上選修課只不過是為了完成任務,因此選修課就成了名正言順的逃課科目。為了防止學生逃課,老師不僅僅要在課堂內容下功夫,在點名的時候也動足了腦筋。
楊飛,今年大三,遺傳老爹的生意頭腦,上大一就開始自己做一些小生意,自然而然地會逃掉不少課。但是有一門叫《音樂鑒賞》的選修課他卻從未缺席,理由很簡單,他遇到了一個點名方式奇葩卻招招致命的老師。
該老師一學期只有兩次不定期點名,但每次點名都是課程結束后,她點一位同學,這位同學就可以離開座位走出教室。這樣一來,夭折了無數可以七十二“變”的“替答黨”。
點評:實際上,很多老師認為點名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西安石油大學的張老師就表示,點名實際上是為了使老師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動向,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出現,是一種對學生負責的表現,點名對老師來說毫無益處,還浪費了授課時間。
有一種考勤叫“請按指紋”
經驗值:40
成功率:70%
破解術:按過指紋就溜
情景再現: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指紋,如今指紋簽到也作為校園神器走進課堂。
“自從我們老師有了指紋考勤機,來上課的同學明顯增加了很多,因為對于多數人來說,平時分仍然是期末取得高成績甚至是不掛科的關鍵因素。”會計3班的班長小薛如實向校園記者說道。
除了借助這些略有科技含量的設備之外,老師們在考勤點名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毛概課是個大課,也是我們能翹則翹的課。可這學期開學,老師居然給每一位學生排了固定的座位,盡管全教室有足足160人,但只要誰沒來一眼便能看出。”翟柔佳同學無奈地感嘆道。
不過看似“致命”的指紋機卻也存在漏洞。大三學生小劉向記者坦言:“有時候趁老師不留意,順手把指紋一按人就溜了,既不會被扣分,還能偷得半日閑。”
點評:“五花八門的‘校園神器’只是用來督促學生上課的一種手段,并不是目的。這些神器也許能留得住學生們的身,但想要留住學生的心,還需要師生雙方共同的努力。作為老師,我真心希望我的學生能好好利用難得的課堂時間來充實自我,獲得知識。”西建大王蘭芳老師如是說。
有一種上課叫“引人入勝”
經驗值:80
成功率:90%
破解術:完全沒興趣
情景再現:
對于大學生逃課的現象,其實板子不能只打在學生身上。為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也在從各方面提升自己,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內容的趣味性,從根源上避免一場場逃課與防逃課的“游擊戰”。
王同學講起自己的逃課經歷時,特意強調從來沒有逃過高數、西方經濟學和軍事理論課。“高數老師第一節課便風趣地說,長安大學里有很多樹,上面掛了很多人,這就是‘高數’”。老師從來沒有點過名,逃課學生卻微乎其微。“軍事理論課老師上課的時候慷慨激昂、熱情澎湃,很能挑起學生的熱情。把學生最愛逃的選修課,變成了大部分學生最愛上的課”。
點評:在面對逃課行為時,不少學生直指老師講課乏味單調,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面對這樣的現實,學校和老師都在努力改變,希望用課堂留住學生,用知識充實學生。但是很多時候相互的理解是在真正經歷過后。劉博同學以前也會因為覺得老師講課沒意思而逃課,但自從假期參加支教歸來后,對曾經的行為甚是后悔。他說:“自己當老師后,才明白站在講臺上有多么不容易,如果學生上課交頭接耳,自己是多么難過,更別提學生逃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