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變身象棋王國
滎陽市第一幼兒園被授予“全國象棋特色幼兒園”
映象網訊(記者 王文凱 通訊員 徐法林 張海霞)這是一所地處滎陽市區邊緣窄巷中的幼兒園;這是一所不教拼音、不背唐詩、不練漢字的幼兒園;這是一所圍著象棋“打轉”的幼兒園;這是一所被認為“最不靠譜”的幼兒園?
然而,就是這個幼兒園,當地市委書記、市長每年都會去視察,并且還要和小朋友下盤棋。柳大華、黨斐等象棋大師和世界象棋聯合會的官員多次視察指導。
這是為什么呢?
幼兒園變身象棋王國
“中國象棋起滎陽,楚河漢界分兩旁。一邊是項羽(黑方),一邊是劉邦(紅方)。項羽,你好——劉邦,你好——” 歡快的象棋童謠正從小二班的教室里飄出。
“象棋汽車滴滴叫,帶著我們向前跑,咕嚕?!緡!秸玖?士寶寶請下車,馬寶寶請上車——”校園里,中三班的王老師正帶領孩子們在楚河漢界的棋盤上做《小汽車滴滴叫》的游戲。
《隔山打牛》、《神奇的國王》、《小車在哪里》、《老狼,老狼幾點了》……這些充滿童趣和智慧的象棋類語言游戲、手指游戲、體育游戲,該園的老師們共自編自創了一百多個。
老師們還自制了許多象棋教具:象棋骰子、磁性粘貼象棋、象棋拼擺、象棋迷宮……此外,為實現以棋健體的教育目標,老師們還創編了象棋兒歌輕器械操,讓幼兒每天鞏固練習。
走廊里的棋盤、棋子走廊吊飾,教室里的棋社、棋吧,多功能室的環保象棋時裝秀……
置身滎陽市第一幼兒園,你仿佛來到了象棋王國。地面、墻壁、樓梯、走廊、立柱等,在任何一處角角落落,你都能找到象棋元素,感受到濃濃的象棋文化氛圍。幼兒在走走、摸摸、看看、說說中就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受到熏陶,獲得象棋知識。
首創遭家長質疑“這不是胡鬧嗎?”
“人家幼兒園都在教孩子背古詩學英語,這讓三四歲字還不識的孩子學下象棋,這不是胡鬧嗎?”不解的家長抱怨道。
“象棋教育是一項專業性、邏輯性都很強,很枯燥的課程,在三至六歲孩子中開展,難度很大?!币灿薪逃龑<疑埔馓嵝训?。
2010年10月份,滎陽市第一幼兒園開始探索“象棋特色”之路,消息甫出,就遭到了各方面的質疑。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睖铌柺械谝挥變簣@園長趙彩霞引用了教育家蔡元培的一句話作為回應。
她說,一直以來學前教育一直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
學前兒童會識字會拼音會背詩,甚至會說英語,成為許多家長評價幼兒園優劣的標準,一些幼兒園迎合社會錯誤的應試教育觀念,超前教育,出現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并作為教學目標和招攬生源的宣傳手段。
國家教育部曾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防止和糾正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小學化”現象。
如何按照教育部要求,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作為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滎陽市優秀校長,趙彩霞把這作為課題潛心研究,最終選中了中國象棋這一載體。
“滎陽有下象棋的氛圍,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大小賽事連年不斷!”
“滎陽是國內外公認的中國象棋文化策源地、中國象棋文化之鄉、全國象棋之鄉?!?/p>
“象棋是益智養心的體育活動。能開發智力,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交流意識、自主意識,潛移默化促進社會性發展。”
“幼兒在了解象棋淵源的過程中,能夠自然傳承傳統文化,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優良品質?!?/p>
棋似布陣,點子如點兵
幼兒園教育對象是3至6歲兒童,如果把訓練棋技、培養棋手作為象棋教育主目標顯然有悖規律。
幼兒園變身象棋王國
外國象棋協會贈字
該園緊密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把象棋文化深度融入教育部明確的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學科,引領幼兒走進“以棋健體、以棋啟智、以棋養德、以棋尚美”變幻無窮的象棋世界。
以棋健體主要借助創編的象棋體育游戲,增強幼兒體能;以棋啟智則通過象棋研習開發幼兒智力;以棋養德體現在對弈過程中規則意識、誠信意識、換位意識、耐挫精神的培養,以及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培養;以棋尚美則通過象棋文化環境創設、象棋美工活動等,引領幼兒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在“十六字”總目標的統領下,各年齡段具體教育目標分別明確為:小班為象棋故事激發興趣,認識棋盤棋子,學會在棋盤上快速正確擺放棋子;中班為初步掌握棋子走法,了解象棋術語和對弈規則;大班為主動參與對弈活動,體驗交往、競爭樂趣,堅持在規則中完成對弈活動,正確面對比賽結果。
馬蹬四方,五年探索獲得省市獎項無數
在園領導的倡議下,一幼老師紛紛買書學,到網上學,拜大師學,甚至到街邊游園找象棋愛好者和高手對弈。大家 “同備一節課,同上一節課,同評一節課,同編一節課”,最終編寫出匯聚所有老師智慧和經驗的教材教案。
經過五年的積累和努力,一幼組建了自己的象棋課程開發團隊,形成了幼兒園象棋教育階段性成果兩大類:系列視頻資料一套7個光碟,系列文本資料一套11冊書籍。此項成果涵蓋了棋徑、棋譽、棋趣、棋秀、棋園、棋謠、棋裝、棋跡、棋韻等內容。
園級課題《象棋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方法和策略》分獲鄭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科研成果一等獎,該園先后榮獲滎陽市、鄭州市園本課程建設先進單位。
一幼畢業孩子赴德國參加比賽
六年來,該園向全市各小學共輸送了1000余名幼兒。記者通過對市一小、二小和六小這三所小學一至五年級的孩子抽樣調查發現,與其它孩子相比,這些孩子思維敏捷,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在課堂上發言積極,善于思考,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表現突出。
去年11月12日市一小五年級家長會上,一位優秀學生家長在作經驗交流分享時特意提到,孩子今天在邏輯思維和探究創新方面表現出的優勢和特長,得益于一幼三年的象棋特色教育。它不僅培養鍛煉了孩子沉穩謹慎的良好性格,也讓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行。
經過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引導,個別孩子在象棋方面已經表現出自己特有的天賦和特長。5歲的楊圣煊小朋友不僅可以實現一對六的對弈,還能下盲棋,一次最多可以13盤。 今年8月在德國舉行的凱撒杯首屆世界青少年象棋錦標賽上,5歲的楊圣煊、李欣悅分獲8歲組第二名、第四名的好成績。楊圣煊的媽媽激動地對趙彩霞園長說:真沒想到他還有這樣的天賦!
外國象棋協會來一幼參觀象棋文化教育
2010年至今,歷屆滎陽市中小學生象棋比賽,該園基本包攬男、女前八強。2015年、2016年,鄭州市中小學象棋比賽,男、女團體均獲第一名的好成績;2016年7月,河南省中小學生象棋比賽,幼兒男子組、女子組均為第一名。
亞洲象棋聯合會、德國象棋協會、英國象棋協會代表團分別到園參觀象棋文化教育。幾年來,幼兒園先后接待本地及周邊城市3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近300名教師考察交流學習。
家長們也從抵觸到理解支持,在園徽設計中,大家群策群力,將象棋棋盤、棋子設計為滑板,寓意滎陽一幼將把象棋作為有效載體,在象棋特色教育的發展道路上奮力向前。
滎陽市第一幼兒園也被中國象棋協會授予“全國象棋特色幼兒園”——到目前為止,這個榮譽全國只有兩所幼兒園。
2016年10月12日,首屆楚河漢界世界棋王賽在滎陽鴻溝成功舉辦,鄭惟桐、謝靖兩位翩翩少年上演了精彩對決,1.2億人通過互聯網、電視觀看了鄭惟桐“稱王”的經典比賽。“弘揚象棋文化 共建象棋之都”成為國內外棋界棋迷對滎陽的期許和共同目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