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環保廳通報了10月份全省18個省轄市及10個省直管縣(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鄭州10月份僅10個好天兒。按照優良天數排名看,18個省轄市中好天較多的為三門峽、濮陽、洛陽、焦作,分別為24天、20天、19天、19天。鄭州10月份僅有10個好天兒,位列倒數第四。10個省直管縣市中,好天較多的為永城,22天;較差的為滑縣,僅有8天。按照綜合指數(PM2.5、CO、O3三項因子監測)排名來看,排名靠前的仍然是三門峽,鄭州倒數第二,周口空氣最差。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
把市民“吐槽”轉化為治霾合力
帶污染的GDP本身就是負資產,中央導向很明確,地方治理也應清醒,讓“APEC藍”成為落地生根的“北京藍”“鄭州藍”,才是最實在的政績,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有力詮釋。否則,GDP上去了,財政腰包鼓了,如果空氣污染了,談何福氣?
老百姓“變臉”了,能說有政績嗎?霧霾當然不是一天形成的,霧霾也絕不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的“獨生子”。但這絕不應成為“慢治”的托詞,也不應只是由政府唱“獨角戲”。事實上,治理霧霾,沒有局外人。你的行動,就是春風;你的改變,也是藍天。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指責和觀望,往往缺少反思和行動。治理霧霾,你我都是關鍵先生。
——昨日,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欄目關注“鄭州市民與市長關于霧霾的互動”,文章倡導:市民發公開信“吐槽”空氣狀況,是一種警報,更是一種鞭策,但愿各地的市長們都能有所觸動、有所作為,把市民“吐槽”轉化為治霾合力。據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