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睡覺時,他在排爆現場;市民吃飯時,他在排爆現場;市民工作時,他還在排爆現場。他就是“濮陽排爆第一人”李權卿,用生命保護市民的人。
從業
被特招入警
他成為“濮陽排爆第一人”
李權卿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放大鏡。如果沒有這個放大鏡,在他的眼里,世界只是混沌一片。
今年45歲的他,聲音爽朗,笑容燦爛。你絕對想不到,他無時無刻不在忍受著耳鳴的痛苦。這是因受傷留下的殘疾,雙眼視力從1.5降至0.4,雙耳耳膜穿孔,聽力神經受到器質性損害。
2004年,濮陽市區發生了一起自制炸彈爆炸案。彼時,轉業后在濮陽市房產局任職的李權卿,被河南省排爆專家王百姓推薦出來,借調到濮陽市公安局成為專案組成員。
他成功發現爆炸殘留物,認定了爆炸裝置,并算出了炸藥量。案件偵破后,他接受公安局的邀請,放棄了房產局安逸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福利待遇,作為特殊人員被特招入警,成了“濮陽排爆第一人”。
經歷
排爆時突遇危險 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9年的從業生涯,李權卿在排爆現場經歷過全身如水洗的最熱時,也經歷過凍得沒知覺的最冷時,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2011年5月的一個周六,李權卿難得在家休息,突然接到電話,有人舉報濮陽縣有人私自制造煙花爆竹,他二話沒說就跳上了車。
在狹小的出租房內,大量的半成品煙花爆竹、配制好的火藥隨意地堆在墻角或地上,溫度增高、輕微震動都會引起爆炸。
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他趴了6個多小時進行藥殼分離,沒喝一口水,汗流不止,眼睛都睜不開。戰友想搭把手,被他制止:“這兒危險,你們離得再遠些!”
突然,在他左前方幾米處,冒起一股煙,“砰”的一聲,一個直徑十幾米的巨大火球騰空而起,瞬間吞噬了他。
現場的同事們都被嚇住了,一個個呆在那里。幾秒后,李權卿睜開眼睛,“覺得眼睛有些蜇,臉上東西往下流,一摸,原來是血。”隨后,他被趕緊送到醫院。
堅持
“死不了,還能干”
這一次事故,導致李權卿全身大面積燒傷,眼睛、耳朵留下了終身殘疾。7個月后,傷還沒有痊愈,他又出現在排爆現場。
同學、戰友從遠方來看他,勸他別干了,太危險,他只有一句“死不了,還能干”。
由于經常和死神擦肩而過,同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李三多”,受領安檢任務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經歷生死考驗最多。
入警9年來,李權卿已經執行了150多次排爆任務,處置各類涉爆現場107次,先后排除銷毀各類自制炸彈5個,航彈、炮彈691發,手榴彈520顆等,并先后被評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11年“感動中原十大人物”候選人……
今年,李權卿的女兒要上大學了,她成功地考入河南警察學院。
“干這個雖然很危險,但我支持她。兒子也說,以后長大了要當警察,我也支持。以后我們爺仨都是警察!”李權卿笑得很開心。
河南商報記者 楊曉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