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蕊芳捐助造血干細胞
大河報訊 “圓滿完成采集!”7月14日下午5時許,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護士小心翼翼取下裝著19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的袋子,在捐獻者蔡蕊芳等人的注視下密封,裝入15日將飛往中國香港、傳遞生命希望的“紅十字”箱子。至此,我省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新紀錄產生:562例!河南捐獻者數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此次“生命種子”的捐獻者蔡蕊芳是南陽淅川縣人民醫院的一名神經內科醫生。據了解,我省562位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來自各行各業,其中,醫務人員人數最多,達125位,占捐獻總人數的22%,是捐獻的主力軍。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蔡蕊芳,造血干細胞的采集工作正在進行。“身為醫生,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我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救死扶傷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蔡蕊芳開心地笑道。而守護在床邊的丈夫,則有些心疼地望著蔡蕊芳,告訴記者:“我媳婦太瘦了,體檢時才90斤,為了此次捐獻,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又是加強營養又是鍛煉,硬是速胖了8斤。”
蔡蕊芳的丈夫稱,經中華骨髓庫檢索,今年3月4日,妻子知道自己與一名中國香港患者配型成功后,瘦弱的她沒有絲毫猶豫。“當時我媳婦就說,這是一次救死扶傷的好機會,就是跟我告知一下,就算我反對那也是無效的,她一定要捐。”河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工作人員文梅英告訴記者,45公斤的體重是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底線”,“蔡蕊芳之前的體重,僅僅剛‘及格’”。
據悉,1986年出生的蔡蕊芳,在2012年5月單位組織志愿者招募活動中,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之前經過高分辨和體檢,加上增加飲食、鍛煉,蔡蕊芳達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條件。她此次捐獻的“生命種子”,將于15日由中國香港醫生乘坐16:45時的航班運回中國香港,為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記者 張瞧 郭啟朝 通訊員 石雪帆/文 記者 許俊文/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