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間
促銷廣告“吵”不休
昨天下午1時30分,記者來到市區梅溪路眼科醫院附近,這里的沿街門店幾乎每家門前都放有喇叭,不是播放音樂,就是播放產品促銷廣告。雖然是中午下班時間,但各家門店的喇叭聲此起彼伏,似乎有“一決高下”的架勢。從這些店門口經過,記者覺得耳朵嗡嗡直響。記者沿著梅溪路往南數了數,至少有近10家商店在播放音樂和廣告,音量都很大。此時,音樂似乎也不是那么動聽,而是讓人感覺心煩意亂。
在這段路上,除了沿街門店外,還有醫院、家屬院和單位。對于這種商業促銷噪聲,不少市民表示“非常反感”。
“這會兒的聲音還算小的呢!”家住梅溪路天工小區的一位住戶告訴記者,他們小區旁邊就緊挨著幾家賣衣服的商店,每天八九點鐘開始,門店只要一開門營業,就將外置音箱打開,一句廣告詞反反復復說,一直持續到晚上才結束。小區里住的多半都是老年人,他們都有午休的習慣,但商家根本不分時間一天到晚不停地用高音喇叭促銷,已經嚴重影響了老人們的生活。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商業噪聲,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理。
一樓門店,
12個喇叭“比嗓門”
昨天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市區工業路與新華路交叉口。雖然路上車水馬龍,但是車輛產生的噪聲還不及港達商貿城一樓手機店的喇叭聲。
“小米、紅米、黑米來了,米系列手機……”記者聽到,一些商家不僅播放著高分貝的歌曲來吸引行人的目光,還在門口安排促銷員拿著話筒叫賣。
在港達商貿城一樓恒生手機店,記者發現,該店門口并排安裝了兩個高音喇叭,一個喇叭里播著事先錄制好的促銷廣告,另一個喇叭里傳出手機店員工嘶啞的叫賣聲。兩種聲音混合在一起,讓人聽不清商家到底在宣傳什么。
在港達商貿城北門一家手機店,店內櫥窗里掛有宣傳廣告,店門口的地上也粘貼了宣傳廣告,電子屏上還播放著流動廣告字幕,即便這樣,商家還覺得宣傳不到位,派一名員工拿著話筒站在門口吆喝著“交話費送大屏智能手機……”。
圍著港達商貿城北樓轉了一圈,記者發現,一樓共有12個對外的高音喇叭。而這些手機店的樓上全部都是居民住宅。
說起商家用高音喇叭促銷,在港達商貿城門口看車的一名女子說,11月4日下午,因為旁邊手機店聲音太大,有朋友給她打電話,從下午2時打到6時,她愣是沒聽到手機響。
別說手機響,記者發現,在港達商貿城一樓,兩人面對面站著說話,想讓對方聽清得提高嗓門才行。
核心提示
目前,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商家們紛紛采取各種方式來招攬顧客,在櫥窗里貼促銷畫報、在門口電子屏上打流動字幕、在店門口發放宣傳廣告,這些都可以接受,可是最惹人煩的是一些商家用高音喇叭進行宣傳,毫不顧及噪聲對行人和附近居民造成的侵擾,也嚴重降低了城市的品位。商業促銷需要大聲宣傳嗎?商業噪聲真的管不住嗎?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商家高音喇叭擾民,民警現場查處
警方查處,商家高音喇叭“閉嘴”
記者查詢到,根據《南陽市中心城區噪聲污染治理實施方案》規定,取締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責任單位為公安部門,配合單位為環保、工商局、城管部門。針對港達商貿城噪聲擾民問題,記者聯系了市公安局光武派出所民警。
民警趕到現場,連續沒收了兩家門店的話筒后,12個高音喇叭幾乎同時“閉嘴”了,各手機店也表示盡量放低音量不擾民。沿著工業路繼續向南,沿街正在進行促銷宣傳的手機店員工發現民警過來,趕在民警到來前迅速關閉了高音喇叭。
手機店真的不會再使用高音喇叭宣傳了嗎?民警表示“不相信”。
民警告訴記者,幾乎每隔四五天他們就會接到關于港達商貿城手機店促銷噪聲擾民的投訴,每次出警,對于一些不聽勸告的商家,他們都會沒收一些高音設備,但是多數商家都是屢查屢犯。原因是警方沒有監測設備,無法固定商家制造超標噪聲的證據,多數只是警告,沒有進行處罰,因此無法震懾商家的違規行為。
對于商家噪聲擾民的問題真的沒有有效的辦法可以解決嗎?光武派出所民警表示,下一步,這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對于屢查屢犯的商家,將申請環保部門現場測量噪聲分貝,如果超標,公安部門將按《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