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了120天的審查、投票后,10月10日,雙匯國際在中國香港宣布以71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隨后,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首席執行官C.Larry.Pope一行專程來到位于漯河市的雙匯集團總部進行了參觀。雙匯國際同時宣布了收購后戰略增長計劃,根據規劃,史密斯菲爾德將增加由美國向亞洲的出口量,雙方將建立新的全球貿易運營平臺,并計劃向中國推出高端產品等。
雙匯國際完成71億美元收購案
10月10日,雙匯國際在位于中國香港麗茲卡爾頓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73歲的雙匯國際董事局主席、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用濃重的河南口音宣布,已成功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而收購完成后,雙匯國際年屠宰生豬將超過4000萬頭,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供應商。
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首席執行官C. Larry Pope坐在萬隆身邊,他是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也是萬隆用重金留下的新下屬。兩個人都系著一條別致的領帶,上面印滿了插上翅膀的小豬,這是專門為慶祝收購定做的眾多紀念品之一。
雙匯國際是位于中國香港的私營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肉制品生產企業雙匯發展控股股東。史密斯菲爾德是一家年銷售收入達到130億美元的豬肉養殖、加工企業,規模為全球最大。此前,雙匯和史密斯菲爾德歷經了120天的審查、投票,在9月26日,雙匯國際以71億美元正式完成了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其中包括雙匯國際承擔史密斯菲爾德的凈債務。后者成為雙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繼續以原名稱和品牌運營。據了解,此次收購也是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最大一筆交易。
這樁持續數月的交易,在完成之前曾經歷了不少波折,包括其他競購者的出現、部分股東異議;還先后經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審批、多個國家反壟斷調查、美國參議院農業委員會聽證和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準。史密斯菲爾德董事會、股東會投票表決,雙方正式簽約完成交割。
史密斯菲爾德公司赴漯河參觀
雙匯國際于10月10日宣布正式“迎娶”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后,10月11日,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首席執行官C. Larry Pope便率該公司高管代表團前往漯河雙匯集團總部參觀和交流。這是雙匯國際完成對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收購后,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首次派高管代表團來雙匯集團總部。
對于此次來訪,C. Larry Pope表示,很高興能夠成為雙匯集團大家庭中的一員,這次來到漯河更感受到了是“一家人”,他希望能夠經常來漯河,通過雙方更多的合作,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并成為未來企業間合作的樣板。萬隆也表示,從今以后,雙匯將繼續在歐美、亞洲開展業務,雙匯的市場將有望拓展至全球。“今后,漯河市領導到這些國家視察雙匯,就可以自豪地說:‘我們來這里就是回到了家,看望自己的企業和員工。”萬隆風趣幽默地說。
10月12日上午,在雙匯集團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C. Larry.Pope一行來到雙匯第一工業園,對生豬屠宰、高溫肉制品生產、低溫肉制品生產、PVDC、物流公司等進行了參觀。參觀當中,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高管代表團不時發出稱贊的聲音。參觀結束后,萬隆等雙匯集團負責人還與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首席執行官C. Larry Pope等一行舉行了會談,商討有關合作事宜等。
雙方將合作向中國推高端產品
記者了解到,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后,史密斯菲爾德將繼續延續原有名稱及品牌運營,雙匯國際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萬隆表示,不會進行裁員。來自美國證交會的資料顯示,史密斯菲爾德高管和資深職員將可獲得近48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
日前,雙匯國際同時也宣布了收購后的戰略增長計劃,包括增加由美國向亞洲的出口,建立新的全球貿易運營平臺,以及研究和史密斯菲爾德合作向中國推出高端產品,搶占高端消費。
萬隆表示,完成收購后,雙匯不會到美國去建新的肉制品加工廠,同樣史密斯菲爾德也不會來中國建工廠,但是雙匯會考慮將史密斯菲爾德的品牌和產品引入中國市場。
據介紹,在被雙匯國際收購前,史密斯菲爾德的產品已出口到中國,包括生豬產品以及相關肉類制品的出口等。不過,近年來作為主要出口供應地的中國市場對史密斯菲爾德的需求也在下降,因此導致史密斯菲爾德利潤下跌。
業界認為,此番雙匯國際宣布增加美國向亞洲的出口,并研究合作向中國推出高端產品也在預期之內。早在并購之初,龐大的中國市場便是吸引史密斯菲爾德的關鍵因素所在,若能合作推出高端產品,對于雙匯現有的產品結構也將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
雙匯國際承認未來有上市意愿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雙匯國際完成收購后,將開始架構重組,重組完成后將于明年在港上市,募資78億港元。所持資產除史密斯菲爾德外,亦包括旗下在深圳上市的雙匯發展的股權。
對此,萬隆明確表示,暫無詳盡計劃。他說:“上市是好事,我們也希望上市。但公司首先要具備上市條件,當前的任務是優化企業。至于上市的資產、時間、地點,以后會再公布。”
據介紹,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承諾保持史密斯菲爾德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承諾不裁減員工、不關閉工廠,并將與美國的生產商、供應商、農場繼續合作,全美的消費者仍將繼續享用史密斯菲爾德高品質、安全的豬肉產品。而未來肯定會整合兩家公司資源,從而積極提升收入、毛利及盈利水平。
不過,在啟動IPO之前,雙匯勢必會遇到磨合問題。相關分析人士認為,該磨合期或將需要兩三年時間,企業走出去的時候都需要一個過程,去美國投資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其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中國企業在跨國管理這一塊是一個薄弱環節。對雙匯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好跟美國方面的關系,包括政府關系、員工關系,以及股東關系、消費者關系。
□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