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簽名響應號召
中新河南網濟源10月16日電 10月15日,濟源文化城廣場聚集了萬余名市民,開展告別“十大不文明行為”活動啟動儀式。市民普遍認為,在濟源當地方言中帶口頭禪現象被指當地最不文明行為之首。
經過濟源市市民投票和評議確定了影響城市文明形象的“十大不文明行為”有:行人橫穿馬路、亂闖紅燈;車輛違章行駛、亂停亂放;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損壞花草樹木、公共設施;隨地大小便,便后不沖廁;講臟話和黃色笑話等。
參加告別“十大不文明現象”啟動儀式的張女士稱,“和朋友同事們在一起的時候也經常能聽到臟話和講黃色段子,如果是朋友說的話還能接受,不太熟的人說話帶口頭禪自己就也接受不了”。張女士表示,自己其實很反感說臟話,但濟源話中有些語氣詞和要表達的想法還必須用口頭禪來表示。
當地中學教師詹書堂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整治,自己也能明顯感受到城市不文明現象的減少。以往尤為嚴重的亂停亂放,經過公安局增強監督力度、市政部門增加停車位等方式,已經得到較好改觀。“但我感覺現在最不文明的現象就是說方言的時候帶的臟話特別多,并不是素質不高而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不好改正”,詹書堂如是說。
當地學者指出,目前濟源不文明習慣還有,但經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連續多年的集中整治大有改觀,市民素質得到提升,可以說位列河南省前茅。如果說臟話成為了不文明之首,反而能說明這個城市在其他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據了解,自2007年開始,河南省濟源市每年都會多部門聯合集中整治影響該市的“十大不文明行為”。取得了顯著效果,但仍存在部分不文明行為。濟源此次告別“十大不文明行為”啟動儀式主要針對市民和機關工作人員,儀式還向相關人員發放《濟源市告別“十大不文明行為”活動倡議書》。該倡議要求參與者要自覺做到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公共衛生、遵守公共秩序等六項要求,來使市民自己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人際關系更加和諧。
濟源市委書記何雄表示,這次活動牽涉面廣、任務繁重、意義重大,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性的工程。要加大宣傳力度,將活動落實到每家每戶每個居民,使每一個居民自覺做到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對不文明行為除教育勸導外,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懲戒約。(完)
(賈真真 王鵬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