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優化環境贏得客商青睞 出口增長全省第三
河南日報訊 (記者闕愛民 通訊員劉 巖 楊文甫)短短兩個月,西峽連獲“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城市”兩項國家級殊榮,可以看出這個縣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力度和氣度。
4月5日,西峽縣委書記擺向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西峽縣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致力于打造發展環境,贏得了中外客商的青睞:去年至今共簽訂各類招商項目105個,合同引資52.6億元,全縣外貿出口企業總數達到29家,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5.4億美元,增長46.9%,位居全省第三。
以人為本打造“生態宜居城”。投資億元、綿延10公里的鸛河大道,是西峽山城的生態景觀軸。除此之外,該縣先后啟動了文體中心工程等18項重點市政工程,使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8.56%、43.78%。城市建成區也由“十一五”末的13平方公里擴大到如今的20.2平方公里。
科學轉型催生“新興工業城”。100噸煤可以提煉20噸煤焦油,10噸煤氣,剩下的70噸煤,也從有煙煤變成了無煙煤。龍成集團的“煤煉油”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該縣工業從能源損耗型向清潔型轉變的一個縮影。為節約土地,西峽人在縣城東郊規劃出一座現代城市工業新區,全國最大的濃縮丸生產基地龍成集團等“明星企業”紛紛在此落戶。
文化底蘊扮靚“優秀旅游城”。宛西制藥的仲景百草苑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這家企業精心打造的仲景文化品牌,開中原工業旅游先河。西峽文化積淀深厚,相繼建成開放了以“名園”恐龍園、“名山”老界嶺、“名寺”寺山燃燈寺為代表的16個特色旅游景區。城區群眾自發組建舞蹈隊、腰鼓隊、太極拳協會等文藝團體達80多個。
新型城鎮化引領,使西峽工業主導地位更強、農業基礎更堅實。4月1日,在西峽香菇城,一批價值3000萬元的干菇裝上汽車,發往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西峽的生產經營環境非常優越,來這里創業,很有信心。”西峽縣明泰食品公司經理、香港籍企業家沈文錦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