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歐班列奠定“橋頭堡”良好基礎
鄭泰森 省政府參事、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梁新慧 趙媛 記者 高冬麗)“無論從古代來看,還是現代,河南理所當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非常重要的一員。”
鄭泰森專門提到了鄭歐班列。他認為,鄭歐班列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基礎貨源地。無論是河南要成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還是重要節點城市,鄭歐班列都為此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鄭歐班列的品牌效益,讓河南成為中西部對外開放高地這一戰略定位有了重要載體。”鄭泰森表示,鄭州要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開放型內陸貿易中心、國際鐵路貨運集疏中心、國際多式聯運物流中轉中心及中歐快線物流服務中心等定位有望實現。
據介紹,目前,河南正在依托鄭歐班列、絲綢之路經濟帶,加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五大戰略之一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實現空地對接的一種新模式。
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去國外控股
王永剛 鄭州航院河南航空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河南的產業和企業想走出去,物流是瓶頸。”在王永剛看來,應鼓勵河南的航空物流企業來實施“雙樞紐戰略”。
更好“走出去”須實現物流突破
“不管是農業還是其他產業、企業走出去,最關鍵的應該是在物流環節,物流是瓶頸。”王永剛認為,我們技術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要想更好“走出去”必須要實現物流突破。
“應該鼓勵我們的航空物流企業來實施‘雙樞紐戰略’。”王永剛說,河南可在中亞地區,在新絲綢之路上,選擇若干個比較重要的節點,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去并購當地的貨航公司或者入股、控股當地機場。我們可以把航線、航班包括地面站場設施等這些物流要素進行整合,慢慢形成壟斷態勢。
打造一兩家物流服務的集成商
“河南要想在‘走出去’上大有作為的話,當務之急是要扶持一兩家或者培育一兩家綜合的物流服務集成商。”王永剛說,有了這些綜合的物流服務集成商,可以從貨運代理,從貨源抓起,把航空公司的資源組合進來,然后運輸。再結合“雙樞紐”戰略,把地面的站場設施融合進來,包括公路、鐵路等地面運力組合起來,就能實現“走出去”戰略。
河南要打造“空中絲綢之路”
金真 鄭州航院河南航空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中歐之間的經濟可以通過盧貨航有更多往來,這個次樞紐怎么協同,發揮它的作用,這是河南需要思考的。
應用好“先行先試”的尚方寶劍
“我們忘了先行先試政策,這是國家給我們的尚方寶劍。”金真表示,先行先試就是別人沒有做過的任何事情,只要有政策就能做。“口岸、自貿區,其實已經給你先行先試了。”
金真表示,有先行先試,就意味著可以在貿易、交通、產業、人才及資金方面嘗試。金真認為,各行各業的研究團隊、研究中心、專家學者需要思考怎么樣針對各行各業把先行先試的政策具體化。
河南可以打造“空中絲綢之路”
雖然不少人提出了搭建公路、鐵路、航空等多式聯運平臺,但在金真看來,多式聯運并不容易。
她認為,公路和海路適合大宗商品的運輸,航空則適合相對快速、對時效要求比較嚴的產品的運輸。“它們之間怎樣進行協同,公路之間怎樣集散,集過后又怎樣分散,這些都對管理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金真認為,盧貨航怎樣在中歐及國際經濟秩序轉型間發揮作用?中歐間經濟怎么通過盧貨航協同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可以打造‘空中絲綢之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