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稱“中儲糧”)董事長、總經理雙雙換人,原總經理趙雙連接替61歲的包克辛任中儲糧董事長,而中糧集團副總裁呂軍任中儲糧總經理。
業內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呂軍當過中糧期貨總經理,空降中儲糧之前還是在香港上市的中糧控股(00606.HK)董事總經理,資本市場經驗豐富,履職后有望提升中儲糧的市場運作水平,減少對備受非議的政策性業務的依賴。
爭議包克辛
中儲糧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已變更為趙雙連,該公司董事、黨組成員、總經理為呂軍。多位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證實了上述人事變動,確認呂軍是由中糧集團調任。
上述人事變動發生的時間讓人覺得意味深長。2013年5月至8月,中央第一巡視組對中儲糧進行了巡視。該巡視組稱,中儲糧存在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虛報庫存、摻雜作假等問題。在包克辛卸任之前,中儲糧河南公司原董事長李長軒因受賄千萬被判處無期徒刑,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數十名干部涉案。2013年5月,中儲糧所屬黑龍江林甸直屬庫露天儲糧設施發生火災事故,震動全國。而中儲糧還被媒體曝光以進口轉基因菜籽油假冒國產菜籽油騙取國家補貼。
包克辛2007年任中儲糧董事長,在任期間,中儲糧頻頻在市場性業務領域發力,引發市場爭議。中儲糧2000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承擔政策性糧食收購和存儲任務,用包克辛的話來說,就是“買原糧、賣原糧”,這樣的格局決定了中儲糧在國內糧食市場基本處于“防守”的態勢,而包克辛對這樣的格局并不滿意,在糧食產業鏈的上端和下端不時發力,拓寬業務基礎,做大規模。
在糧食產業鏈的上游,中儲糧以訂單農業的形式,盡可能將糧源控制在手里,提升自己面對糧食加工企業時的博弈實力,中儲糧還在河南等地大量開設“三農”服務社,向農民銷售化肥、種子等。在糧食產業鏈的下游,中儲糧上馬自己的食用油、大米加工廠,推出自己的食用油品牌,以價格戰的形式從其他企業手里搶下市場份額。
中儲糧政策性業務與市場性業務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既干擾了市場,也讓中儲糧自己坐在火山口上。在政策性業務領域,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收購和存儲補貼,中儲糧大量收購糧食。業內人士說,現在河南市場上在拍賣2009年和2010年的小麥,這些三四年前的陳小麥盡管價格低,但使用價值不高,沒有多少加工企業愿意買。前幾年為了多拿補貼,拼命收購糧食,現在賣了這么多年都還沒有賣完。
政策性業務領域,為了牟利,中儲糧一些糧庫不愿意糧食出庫;而轉圈糧、虛構糧食庫存的案例也不時發生。中儲糧大量收購大豆、油菜籽,使市場的流通量減少,大豆、油菜籽大量進口,市場更加動蕩,國家臨時收儲保護國產大豆、油菜籽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包克辛今年61歲,一位業內人士否認包克辛已退休,不能確定是否另有委任。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包克辛在任期間,中儲糧問題頻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包克辛恐怕難以晉升或調任其他單位。本報記者聯系中儲糧新聞發言人,對方手機處于關機狀態。
寄望呂軍
中儲糧官方網站的“董事長致辭”顯示,趙雙連在中儲糧的發展策略上暫時與其前任相類似,趙雙連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儲備體系建設,完善儲備調節機制,完善組織保障,進一步發揮中儲糧總公司購銷儲存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服務調控的能力。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購銷規模和市場影響,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整合上游生產環節、下游終端銷售環節,培育和發展核心業務,優化內部資源配置,發揮自身網絡化、規模化優勢。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強風險管理,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上述表態意味著中儲糧將繼續政策性業務與市場性業務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包克辛此前是貴州省副省長,趙雙連也是政府官員出身,中儲糧市場化程度不高與此有一定關系。新任總經理呂軍1967 年出生,取得系統工程及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呂軍加入中糧,歷任業務員、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總裁助理等職。
上述分析人士說,呂軍曾任職的中糧期貨這些年在國內期貨市場呼風喚雨,期貨操作對于糧食加工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中儲糧要在期貨市場有所作為,呂軍的經歷可以發揮作用。另外,中糧集團是資本運作的高手,旗下有大量上市公司,包括中糧控股、中國食品、中糧包裝、中糧生化、中糧屯河、中糧地產等,呂軍此前作為中糧集團副總裁、上市公司中糧控股董事總經理,幫助中儲糧的一個或者多個業務平臺上市也不是沒有可能,有可能較大提升中儲糧整體的市場化運作水平。業內人士說,政策性業務之外,中儲糧實現市場化運作,這是高層的要求,無論包克辛是否在任,都會這樣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