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完畢后,“年輕”了、“身價”也漲了。
老舊小區改造完畢后,“年輕”了、“身價”也漲了。
不用業主掏一分錢,改造完畢后政府還負責老舊小區的后期物業管理。昨天,記者從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獲悉,鄭州市今年將完成83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后,后期物業如何跟上?鄭州市還專門出臺《鄭州市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指導意見》,鼓勵小區引入正規物業公司管理,對沒有物業公司入駐的,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將成立相應組織暫時代管。
樣本
政府投了26萬,小區將年輕10歲
昨天上午8點30分,鄭州市文化宮路200號院。院內路面破損嚴重,墻上還有亂涂亂畫的痕跡。讓小區居民謝大媽高興的是,這個小區已經列入鄭州市今年830個老舊小區計劃之中,并開始實施改造。
記者在院內看到,幾名工人在往坑洼不平的小區道路上抹水泥,在墻上刷白灰。“這個小區是鄭州城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家屬院,距今已27年。從2006年開始,路面就開始破損嚴重。”該小區物業公司——鄭州城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迎軍說。這次小區改造政府一下投入26萬元,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墻面抹灰、建信報箱等,預計10多天就能改造好。
附近一家房產中介經紀人何先生說,路面、墻面改造后,這個小區至少“年輕10歲”,不僅老百姓出門方便,房價也會相應提升。
進度
年底前,830個老舊小區改造完畢
鄭州市房管局物業管理處處長程建穎說,鄭州市有1900余個老舊住宅小區。這些老舊小區也被稱為“無主管樓院”,多建于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封閉性差,硬件環境、公建配套等建設標準不高,普遍存在下水不通、路面缺損嚴重、路燈不亮等情況。
為此,2011年,鄭州市出臺《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改造和全覆蓋工作計劃》,計劃利用5年時間,分批對全市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進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由財政買單,不需要業主掏一分錢。
“2011年,鄭州市改造227個老舊小區;2012年全市共完成924個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的整治改造工作,受益戶數16.57萬戶。”程建穎說,2013年,鄭州決定將剩余的830個老舊小區全部改造完成。目前,2013年改造工作正在進行中。
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改造,重點對損壞的墻面、路面進行整修,更換下水管網,安裝路燈,改造后達到“墻白、路平、水通、燈明、違章清”效果。市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后,滎陽市和新鄭市將對轄區老舊小區實施改造,中牟等周邊(縣)市也將推開。
追問
老舊小區改造完,沒有物業管理咋辦?
【釋疑:鄭州市已經出臺新政,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將成立相應組織暫時代管】
楊寬,河南祥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之一,他已參與鄭州20多個老舊小區改造,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很多小區根本沒有物業公司管理。而不少改造過的老舊小區居民也擔心,改造完后會否因為沒有物業管理重新回到“臟、亂、差”。
對此,程建穎表示,鄭州市已專門出臺《鄭州市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指導意見》,鼓勵小區引入正規物業公司管理,對沒有物業公司入駐的,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將成立相應組織暫時代管,待時機成熟另行引入物業公司。目前鄭州市在市、區、街道辦事處都設立了物業管理工作機構,同時各社區也配備了物業專干。“我們正在選擇辦事處開展試點,通過設立社區物業服務機構的方式,對老舊小區實施管理。費用由業主交一部分、辦事處補一部分、政府財政再獎一部分。”
另外,鄭州市也將積極組織物業公司進駐。一方面,組織專業化物業公司進駐有條件的單個小區;另一方面,將整合多個小區,由一家物業企業統一管理。
他舉例說,2013年2月初,惠濟區劉寨辦事處就通過公開招標,聘請物業公司統一接管轄區17個老舊小區,由辦事處補貼一部分、居民承擔一部分,實施專業化的物業管理。今后鄭州市也將推廣這一經驗。
業主自己管理老舊小區行不行?
【釋疑:鼓勵小區成立“業主代表協調委員會”,決定小區是由物業管還是居民自主管理】
物業費交少了,物業干不下去;物業費交多了,老舊小區業主負擔不起。拿文化宮路200號院小區來說,收費標準是20元/戶/月,小區有居民134戶,一個月僅能收上來2680元。但小區保安有6人,每人每月2000多元;保潔2個人,每人每月1000多元;維修工一人,每人每月2000多元。“收上來的物業費,僅夠小區的垃圾費、清運費。”
不過,這個小區有鄭州城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兜底。但是,其他小區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很多人呼吁,業主自行管理老舊小區。對此,程建穎處長明確表態,鄭州市鼓勵小區成立“業主代表協調委員會”,決定小區是由物業管還是居民自主管理。
他說,老舊小區普遍沒有成立業主大會,為此,鄭州市鼓勵在業主大會成立前,先由社區主導以樓棟或單元為單位,挑選公益心強的業主作為業主代表,由業主代表選舉成立業主代表協調委員會,代為行使業主大會協調議事的部分職能,協助解決小區內日常管理事務,通過業主來決定小區的管理模式。(記者 王磊 通訊員 孟暖 文 記者 杜小偉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