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關系著千家萬戶,最怕“攪纏”不清,影響市民使用
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梁新慧 高冬麗 趙媛 董彩紅/文 記者 沈翔/圖)熱源說斷就斷,居民挨凍誰來賠償損失?家里暖氣不熱,究竟誰來承擔責任?室內供熱系統出了問題,誰是維修主體?……目前,我省18個省轄市中已有14個實施了集中供熱,而這些問題至今都沒有圓滿的解決辦法。為此,參加省“兩會”的人大代表們建議政府出臺法規,明確電廠、供熱企業、物業公司和用戶之間的權利義務。
【現象】
供熱“頑癥”存在多年未解決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鄭州市宏光鑫城小區的居民們愁壞了,因為整個小區的供暖出現了大問題。
“很多家裝修時,都改成地暖了,而改地暖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安裝了管道泵,結果,現在家家戶戶都不熱。”一位居民在電話里詢問:對于這種行為,究竟誰來管呢?對于這位居民的煩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東區供熱分公司客服中心主任魏武文無奈地說,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方法來對此進行約束,只能憑居民的自覺。
同樣,家住鄭州市湖光苑小區3號樓1單元的居民也很郁悶。自從供暖以來,這個單元的供熱效果一直不好,家里的暖氣片有一半都是涼的。原來,他們這棟樓的暖氣管道是串聯結構,排氣閥在頂樓用戶家,由于頂樓住戶和物業公司之間有矛盾,這家人不排氣造成整個單元不熱,讓其他居民受牽連。
供熱期間,市民投訴最多的就是暖氣不熱。“家里的水、電出現了問題,很容易維修,而暖氣不熱,物業公司不管、供熱企業也不管,咱老百姓找誰修?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說法】
各方有委屈矛盾越積越深
居民意見滿腹,供熱企業和物業公司也大倒苦水。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去年熱力總公司北區供熱分公司接管了14個串聯系統的小區,其中大多數小區的繳費率不到50%,如開元銀田小區36號樓1單元只有1戶繳費,該小區22號樓24戶只有2戶繳費。
對于企業來說,居民不繳費,他們就要停暖。這對繳費的居民顯得不公平,憑啥別人不繳費自己也跟著受牽連?
對于物業公司,老百姓反映最多的就是“捆綁收費”,而物業公司有自己的解釋:你在我的小區,你不繳齊物業費,我就不收你的暖氣費。
由于缺乏相關法規的約束,集中供熱存在大量頑癥,而問題和矛盾也越積越深,相關各方都感到很委屈。
【建議】
出臺管理條例“對癥下藥”
“由于我省沒有統一的供熱管理辦法和價格管理辦法,同時也沒有相關的管理條例,造成很多問題至今無法得到解決。”在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白光明等11名省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盡快出臺河南省供熱管理條例”的議案。
白光明等11位人大代表認為,出臺河南省供熱管理條例,明確電廠、供熱企業、物業公司和用戶之間的權利義務,解決常年存在的供熱頑癥;可以加強對供熱工作的統一指導,對熱電聯產企業實施“以熱定電”的標準,統一制定我省同規模熱電聯產集中的出廠熱價和供熱分戶計量的收費標準,讓老百姓明明白白用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