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08:41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昨天,幾十名網友響應王孝力的號召,送餃子給鄭州市南陽路立交橋下的務工人員
【昨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冬至到,吃餃子。昨日,鄭州有N多熱心人放棄在家吃餃子,而是聚在一起包餃子、煮餃子,給務工人員和社區孤寡老人等群體送餃子。餃子的熱度,傳遞城市的溫度。小伙伴們,明年咱們接著送,如何?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趙丹/文
記者 袁曉強/圖
昨日冬至,鄭州公益力量默契集結,王孝力等知名公益人士和東方今報記者等媒體人,為立交橋下務工者、環衛工等群體送上了熱騰騰的餃子。
現場:眾網友忙搟皮、包餃子
昨日上午8時30分,在鄭州市信息學院路一義務提供場地的酒樓大廳,七八張桌子前圍滿熱心網友,大家正忙著搟皮、包餃子。
餃子餡料、飯盒、筷子等,均由市民熟知的“餃子哥”王孝力夫婦提供。冬至前一天,這對夫婦全家上陣,買菜、和面、盤餡,一直忙到凌晨3點多。“和了100斤面,盤了蘿卜大肉、芹菜大肉兩種餡。”王孝力的愛人說,明年還會繼續送餃子。
李紀宗是東方今報愛心順風車評出的“順風哥”,他為該活動提供車輛的同時,還圍上圍裙、戴上口罩搟餃子皮;網友@毛二王是個的哥,放棄經營,幫忙包餃子、送餃子;網友@鄭州保喜是位巡防隊員,從西郊跑到活動現場,忙前忙后……
行動:立交橋下送餃子
鄭州市南陽路北環立交橋下,白天有不少務工人員在等活兒。18日,東方今報記者曾夜訪這里,務工人員還開玩笑問,冬至是否有餃子吃。昨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王孝力領著一眾網友把煮好的餃子送到這里。
橋下,來自商丘的務工人員小楊正在啃干燒餅。一聽有餃子吃,高興得小楊一鼓作氣把剩不多的干燒餅給啃完。其他聽到消息的務工人員也從路口集結過來,排隊領餃子。兩分鐘左右,100份餃子分發一空。
任師傅是周口人,會砌墻。吃一口餃子,任師傅嘴里嘟囔道,在農村老家,冬至這天是一定會吃餃子的,他最喜歡吃老婆包的蘿卜大肉餡餃子,夠香、夠味兒。今年冬至沒在家過,能吃到熱心人送的餃子,“跟老婆包的一樣”。
“笨蛋無敵”擂臺賽 現場煮餃子送工人
昨日,在中原福塔,上千名讀者來到由東方今報主辦、河南愛牧農業有限公司承辦的“笨蛋無敵”擂臺賽現場,在比賽之余,多名參賽者參與到包餃子環節,只為讓在建筑工地上忙碌的兄弟們,在冬至這天吃上餃子(如圖)。
比賽環節包括手撈雞蛋、雞蛋品相、雞蛋濃度等,需要打開很多生雞蛋,河南愛牧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翟聯合決定,現場將雞蛋調餡、包餃子,再將煮好的餃子送到中原福塔后側的建筑工地上。“在老家,冬至都要吃餃子。”來自開封尉氏的建筑工人老張說,沒想到今年冬至出門在外,還能吃到手工包的餃子。東方今報記者 王東霞/文 張培方 實習生 辛理學/圖
今報“周末兒女”送餃子 環衛工說“幸福指數高”
12月21日上午,東方今報“周末兒女”聯合鄭州市文化路街道辦事處愛心聯盟、儉學街社區黨務志愿者們,為40多位轄區環衛工人、小區門衛以及80多戶社區空巢孤寡、殘疾人家庭送去餃子和水果。
中午,40多名志愿者在某商廈9樓為忙碌在街頭一線的環衛工人們煮好熱騰騰的水餃(如圖),一一送到環衛工人們手中。“好心人真多,幸福指數高啦。”環衛工張大爺說,早上有人送早餐,冬至逢年過節的還有這么多好心人惦記,“真幸福!”ACDF
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吳仲舒/圖
相關新聞
2000斤餃子全城熱吃
昨日上午11點,在鄭州市綠城廣場,愛心人士端著熱騰騰的餃子,送給在路邊清掃的環衛工人和地鐵站的工人。“挺好吃的。平時忙,很少吃餃子,沒想到,今年冬至能吃上。”
為這個城市的建設者送去一份表達心意的餃子,是今年鄭州慈善總會“暖冬行動”的系列活動之一,他們購得2000斤水餃,當天全市共設立了近20個煮餃子點,送出去2300多份餃子。DF
東方今報記者 葉煜
線索提供 李先生(稿酬50元)
拓展閱讀
冬至為何要吃餃子?@文明河南發微博稱,相傳南陽醫圣張仲景,在冬天看見有不少鄉親的耳朵被凍爛了,就叫弟子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驅寒矯耳湯”給百姓吃。以后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捏凍耳朵”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