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08:47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12月10日,網上出現一條消息,稱鄭州一名10歲女孩在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做闌尾炎切除手術時子宮一并被切。消息引來一片嘩然,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探訪調查。
【家屬】
10歲女孩闌尾炎手術后子宮丟了
“鄭州10歲女孩做闌尾手術 子宮被切除。”12月10日,網上熱傳的一條消息令大家震驚,很多人還未看內文,都上來發一句感嘆:孩子的一生被毀了!不負責任的醫院該批!
事情真如網上所傳?昨日,記者電話聯系到了女孩張某的母親蘆女士。她說,今年3月17日,張某因“腹痛1天”到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后被診斷其為“急性闌尾炎、急性腹膜炎”。
3月18日上午,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為張某進行了闌尾切除手術,手術切口3厘米,手術時間35分鐘,手術成功切除闌尾。3月22日,張某痊愈出院。
但手術出院后,張某一直捂著肚子嚷嚷著很疼。隨后,蘆女士帶女兒去鄭大一附院檢查,但醫生的話令家長震驚:女孩子宮被切除了!
蘆女士說,得知孩子子宮消失后,他們又帶孩子去了解放軍一五三醫院、上海復旦大學婦產科等多家醫院做了檢查,但最終的結果都完全一樣:盆腔內未見正常子宮回聲。
【探訪】
醫院承認切除闌尾,手術中子宮消失不屬實
事件在網上傳播后,瞬間引起發酵。大家除了為女孩感到惋惜外,也無一例外地將矛頭指向了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昨日,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馬高峰接受采訪稱,醫院為女孩張某做過闌尾炎手術一事屬實,但家長所稱“切除子宮”,則不屬實。
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主任醫師汪漢民介紹,3月18日上午,該院為張某進行了闌尾切除手術,手術后切除的闌尾還讓張某的家屬看了。2013年3月22日,張某痊愈出院。
【說法】
家屬稱“子宮消失”是醫生私下說的,無診斷單
汪漢民說,2013年8月7日,張某來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復查,彩超結果顯示,膀胱充盈良好,子宮存在尚未發育(專業術語:始基子宮),但到了8月9日下午,張某的父親到該院,稱因為張某消瘦到其他醫院做了B超檢查,檢查結果是“盆腔內未見明顯子宮回聲(先天性無子宮不排除)”,因此他提出質疑——手術前檢查有子宮,為啥手術后查找不到,“當時他父親未向省二院提供任何其他醫院的檢查結果”。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張某母親蘆女士時,問及是否有醫院診斷結果明確顯示“未見子宮或子宮被切除”等字樣。對此,蘆女士稱,都是醫生私下給她說的,并未出具任何書面說明。“因為考慮到是醫療糾紛,人家醫生也都怕麻煩”。
【進展】
雙方簽字封存病歷,遞交醫療事故處理
汪漢民說:“此后女孩父親以‘討要說法’為由多次到醫院鬧事,謾罵相關工作人員,組織人員圍堵醫院大門。”
糾紛發生后,醫院與張某家屬共同簽字封存病歷,向新鄭市衛生局遞交醫療事故處理申請,衛生局委托鄭州市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鑒定,10月23日,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要求患兒張某家屬前往鄭大三附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進行B超檢查,并向鑒定委員會提交診斷報告,10月25日,鄭大三附院出具了檢查結果。但患者家屬一直不肯向鑒定機構提供該報告,致使鑒定工作無法繼續進行。
【回應】
鄭州市醫學會:規定時間未收到第三方檢查結果
據悉,事情發生后,新鄭市衛生局受理了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和患者張某之間的醫療事故處理申請后,新鄭市衛生局向鄭州市醫學會移交了病歷等相關材料。
鄭州市醫學會副秘書長李衛說,鄭州市醫學會依據相關規定,成立了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會的專家們看了移交來的材料,認為根據材料,不能確定張某的子宮是否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委員會建議醫患雙方選取雙方認可的、公立的、綜合性的醫院的專科(婦產科)再做檢查,但并未指定去哪家醫院。
李衛說,雙方最后自行去了鄭大三附院進行檢查,但檢查結果出來,患者家屬曾找到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質疑鄭大三附院檢查結果的公正性,當時醫學會曾建議患者家屬如果對省內醫院的鑒定結果不認可,可以去省外醫院進行鑒定,考慮到患者家屬的感受,可以延長這個過程的時間,但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最終也并未收到雙方到第三方機構的檢查結果。
“因為沒有第三方機構的檢查結果,所以事故鑒定委員會沒能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結論。”李衛說,此后他們收到了新鄭市衛生局終止鑒定函,所以醫學會終止了這起鑒定。
【最新】
河南省醫學會:患者子宮存在,發育不良
昨日下午,經過河南省衛生廳醫政處協調,鄭大三附院當時的檢查結果公開,結果顯示:張某子宮存在(專業術語:膀胱后方低回聲,考慮子宮呈始基狀)。
12月11日下午,受河南省衛生廳委托,河南省醫學會組織婦產科、超聲科等5個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及專家形成專家組,對張某與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療爭議進行了專家咨詢,專家組經討論得出結論:張某目前子宮存在,發育不良。
【表態】
省二院:患者家屬仍有異議可再鑒定,錢醫院出
昨日下午,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馬高峰表示,第三方檢查結果和該院檢查結果都顯示,患者張某子宮存在。如果其家屬仍有異議,他們愿意申請有關部門組織權威專家對患者再次進行檢查,相關費用由醫院承擔。
昨晚7時許,記者再次與患者家屬蘆女士電話聯系。她說,對于醫院不承認一事堅決不認同。現在,他們一家都在外地,不在鄭州,具體詳細情況如要了解,要等到13日。
事情最終結果會如何?東方今報會繼續跟蹤報道。
【子宮呢】
一波三折的“女童子宮被切”事件
3月17日 10歲女童張某因“腹痛1天”到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
3月18日上午 省二院為張某做了闌尾切除手術
3月22日 張某痊愈出院。之后,一直嚷嚷肚子疼。其母帶她去鄭大一附院檢查,醫生說:女孩子宮被切除了!家人又帶張某去了多家醫院做了檢查:盆腔內未見正常子宮回聲
【還在】
8月7日 張某到省二院復查,彩超顯示,膀胱充盈良好,子宮存在尚未發育(專業術語:始基子宮)
【醫療鑒定受阻】
8月9日下午 張某父親到省二院,稱張某到其他醫院做了B超檢查,檢查結果是“盆腔內未見明顯子宮回聲(先天性無子宮不排除)”。此后,醫院與張某家屬共同簽字封存病歷,向新鄭市衛生局遞交醫療事故處理申請,衛生局委托鄭州市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鑒定
10月23日 張某家屬到鄭大三附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B超檢查
10月25日 鄭大三附院出具了檢查結果,但張某家屬不肯向鑒定機構提供該結果。因為沒有第三方機構的檢查結果,隨后,新鄭市衛生局出具了終止鑒定函,鄭州市醫學會終止鑒定
【上網】
12月10日 “張某母親接受采訪,鄭州10歲女孩做闌尾切除手術時,被省二院一并切除子宮”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子宮還在】
12月11日 經過河南省衛生廳醫政處協調,鄭大三附院當時的檢查結果公開:張某子宮存在(專業術語:膀胱后方低回聲,考慮子宮呈始基狀)
12月11日下午 受河南省衛生廳委托,河南省醫學會組織婦產科、超聲科等5個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及專家形成專家組討論得出結論:張某目前子宮存在,發育不良
12月11日晚 東方今報記者電話聯系張某母親,她對醫院不承認一事堅決不認同,稱全家都在外地,如要了解詳細情況,等到13日
聲音
醫學專家:闌尾和子宮切口位置不一樣
“闌尾在腹腔,子宮在盆腔,切口位置是不一樣的,而且做一臺手術也是要一個主刀醫生和幾個助手的,切下來的標本也都得送到病理科檢查的,不可能所有醫生一起故意做這種事。”
“闌尾和子宮解剖形態和位置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闌尾切除的手術切口,不可能將子宮切掉;子宮切掉也不能換錢,除了增加醫生手術室還有病理科的工作量毫無意義”……
昨日,網上也有多名醫務人員從專業角度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看法。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立強長年代理醫療糾紛案件。他昨日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種醫療事故在醫學上不可能發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