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08:14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河南梧桐樹 吸引“海歸”回!】大量“豫牌海歸”被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的各項政策吸引。今年將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就憑河南經濟發展勢頭兒如此良好,誰會抵擋住這誘惑呢?
□東方今報記者 孫川川/文 袁曉強/圖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最近發布《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留學人員去年回國數量達到27萬人,同比增長近五成,預計今年還將繼續增長。海外留學人員來豫人數也在逐漸大幅度提升,在河南進行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人數,截至今年10月,已超過去年全年人數。
【故事】
學成回國 不僅僅是戀家
“剛出去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學成之后是回來還是留在國外發展,一直抱著走一步說一步的態度。”“海歸”夏孟丹說。
“海歸”夏孟丹出國留學之后回河南工作,不僅僅是因為想家。
昨日上午,夏孟丹來到鄭州市未來路與順河路交叉口的河南省留學回國人員與專家服務中心,辦理海外留學人才來豫工作就業報到證,因為,她是一名標準的“海歸”。
2008年底,家住河南中牟的夏孟丹,高中剛剛畢業,就離開家鄉選擇出國留學,前往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學習組織行為學。
“剛出去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學成之后是回來還是留在國外發展,一直抱著走一步說一步的態度。”夏孟丹說,畢業臨近時,她才開始考慮是否做一名“海歸”。
夏孟丹是家里的獨生女,自己也從小在河南長大,“爸媽年齡增大,覺得離太遠不好,我也挺想家的。但這也不是我回河南的主要原因。”夏孟丹告訴東方今報記者,她身邊的中國留學生,除了繼續攻讀研究生的,絕大多數都選擇了回國。
說起“海歸”和國內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方面的優劣勢,夏孟丹說,大部分“海歸”最大的優勢就是語言優勢,“還有就是我們這類人學的東西國際性強一點吧”。
【現象】
“海歸”扎堆飛河南
“身邊的人絕大部分都回國發展了。”昨日在河南省留學回國人員與專家服務中心采訪時,一些前來辦理報到證的“海歸”表示。
越來越多的出國留學人員,在學成之后,都像夏孟丹一樣,選擇做一名“海歸”。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日前在北京舉辦“2013秋季留學英才招聘會暨高端人才洽談會”。這場招聘會吸引了數千名留學歸國人員參加。而該中心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海歸”數量達到27萬,同比增長近五成,預計,今年將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從河南省留學回國人員與專家服務中心了解到,留學人員來豫就業數量明顯提升。在河南進行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人數,從2011年1609人次,到2012年2124人次,截至今年10月,認證人數已超過去年全年人數。
其中,高學歷人才是“海歸”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0月,我省共引進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留學人才1011名,其中取得博士學位的36人、碩士975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0%。申請辦理海外留學人才來豫工作就業報到證的已達42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0%。
“身邊的人絕大部分都回國發展了。”昨日在河南省留學回國人員與專家服務中心采訪時,一些前來辦理報到證的“海歸”表示。
【政策】
“引才留才”措施 吸引“鳳凰”來
“我們堅持開放型出國引才,近幾年我們陸續組織了幾批考察團組,赴英國、德國、加拿大等海外留學人員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引進急需和緊缺的人才。”趙毅峰說。
“拓寬留學渠道、吸引人才回國、支持創新企業、鼓勵回國服務,這是河南省對海外留學人才的態度。”河南省留學回國人員與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毅峰說,對于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只有栽得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
據趙毅峰介紹,為解決廣大留學人員來豫后在工作、創業、服務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河南省相繼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關于實施中原崛起百千萬海外人才引進工程行動計劃》、《關于建立海外留學人才來豫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等等一系列政策,都為河南省吸引海外留學人才增加了籌碼。”趙毅峰說。
不僅有政策上的支持,在資金和行動上,河南省也有一系列的“引才留才”措施。
“依托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建設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截至目前,全省留學創業園總數已達6家。”趙毅峰說,不僅如此,還一直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有“留學回國人員科研項目擇優資助”、“河南留學人才發展基金”等一系列資金支持措施。
“引進來的同時,還得堅持走出去,我們堅持開放型出國引才,近幾年我們陸續組織了幾批考察團組,赴英國、德國、加拿大等海外留學人員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引進急需和緊缺的人才,以2011年為例,引進有碩士以上學歷的568人,2012年就增加到914人。” 趙毅峰說。
透視
“高人”由“出口”
轉向“內銷”
有專業人士分析,從全球視野來看,海歸“內流”與國外和國內創業環境的“冰火兩重天”有著直接的聯系。
“一方面,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普遍呈現放緩的趨勢,而反觀國內,中原經濟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相繼獲批,為高技術人才施展抱負提供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河南產業集聚區網首席顧問楊建國分析稱。
據楊建國分析,就河南來說,中原經濟區建設為高新技術人才追求人生價值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產業集聚區建設則為他們將理想照進現實提供了一個創業和歷練的平臺。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產業集聚區基本上由“創業期”過渡到了“創新期”。
進入新階段之后,人才缺口會表現得更加突出,不少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反復強調科技引領、創新發展、招商引資優先“引智”。
發展越來越開放,機制越來越透明,海歸“內銷”必然成為一種潮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