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08:49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鄭州未來路附近的一家小兒推拿店,等待為孩子做推拿的家長在門口排起了隊
【“小兒推拿師”就沒這一工種】學習12天就能上崗、交3000多元還能取得“小兒推拿師”證書……鄭州一熱情推銷小兒推拿培訓的楊女士描繪的“錢景”無比誘人。然而,鄭州市人社部門稱招生培訓的機構需是經審批的職業技能學校,而現有職業工種里并沒有“小兒推拿師”。
□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文 劉棟杰/圖
鄭州“小兒推拿”風行,一些推拿店宣稱,毫無任何經驗的人培訓12天就能持證上崗(詳見昨日東方今報A04、A05版)。12天能辦證是否存在?什么資質才能招生培訓?正規辦證又需要哪些程序?
請看東方今報記者進一步的調查。
暗訪:
培訓12天就“出師”?
沒有任何推拿經驗的家庭主婦,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職業按摩師?8日,東方今報記者電話暗訪發現,有些機構宣稱學員12天就能結業辦證。昨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在鄭州市二七區找到這家機構,原來是一家小兒推拿店,空間不大,里間有三張小床,不時有家長抱著孩子進來做推拿。店內放著眾多辦卡的患兒資料。
網絡資料顯示是“高級小兒推拿師”的楊女士,熱情接待了記者。聽聞咨詢學習小兒推拿,楊女士說的依然是電話里的一套理論:無需任何經驗,只需學習12天,學費2880元,帶考證3680元,現在報名還能享受這個價格,明年1月就開始漲到5000多元了。
看到記者顯得對小兒推拿一竅不通,她“啪”的一聲拍了一下記者的腿,說:“乖,你不知道有多火,這是國家形勢啊。”在楊女士的描繪中,學小兒推拿的“錢景”一片光明。既掌握手藝,以后又能開店。她傳授“生意經”:多推銷辦卡,最低30元一次。
楊女士稱她開有培訓學校,并有幾家實體店,在她的培訓學校,學習、考試一站式。該店墻上貼有“職業培訓證書”樣本,顯示發證機關是“中國××培訓技能指導中心”,“小兒推拿師”崗位。
此外,這家機構散發的宣傳資料顯示,是“中國××培訓技能指導中心” 授予他們為小兒推拿培訓基地。昨日下午,東方今報記者電話向該中心求證,接電話的一男子說:“什么培訓?沒有。”說完就掛了電話。
發證:
職業工種無“小兒推拿師”
根據國家規定,技能行業人員需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在鄭州,由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考試并發證。昨日,鄭州市人社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李捷介紹,《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分很多工種,其中有一項工種叫“保健按摩師”。“考證是非常嚴格的”。
在李捷的印象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還沒有“小兒推拿師”這項工種。取得“保健按摩師”資格證后可以從事小兒推拿。
正常情況下,考取證書需“100多元”。
培訓:
有辦學許可證才能招收學員
街頭推拿店對外宣稱招收學員,短短十幾天即可“出師”持證上崗,那么,誰賦予他們招生培訓的權力?
事實上,進行按摩師招生培訓的機構需要具備一定資質。在鄭州,一般多由人社部門進行行政審批,相關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才可以對外招生培訓。
“我們沒有對營業站點進行過行政審批。”昨日,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審批的都是一些職業培訓學校,對辦學面積等方面有嚴格要求,才能發放辦學許可證。
“師傅帶徒弟學習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收費。”這位負責人表示,街頭有資質的推拿店作為經營場所,可以作為職業培訓學校的實習點。對于記者暗訪的情況,這位負責人認為,“不靠譜”。他提醒,碰到這種情況最主要看對方有無相關部門審批的辦學許可證。
而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李捷表示,還要看對方有無物價部門核準的收費標準,是否涉嫌違規收費。
監管:
“誰審批誰負責”,亂象難監管
面對市場上風行的小兒推拿,作為消費者更想知道的是,哪些具備資質,哪些值得信任。此外,如果發現街頭推拿店存在虛假或夸大宣傳、擅自擴大經營范圍等行為,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負責人表示,發現問題可以向行政審批部門舉報,由審批部門進行管理、查糾,“誰審批誰負責”。他表示,一家店違規,如果是由人社部門審批的,可以一管到底,如果是其他部門審批,則由審批部門管理。
綜合多個主管部門的意見,消費者可以看街頭推拿店有無營業執照,規定的營業范圍是什么,涉嫌擴大經營范圍可以向工商部門舉報;若推拿店在無資質的情況下進行經營,可以向衛生部門舉報。如果職業培訓學校存在問題,可以向其審批機關反映。
聲音:
理性看待 切勿跟風
昨日,東方今報推出調查報道后,一些新浪微博網友發表看法。
網友“選個名字咋恁難”:重磅閱讀最給力:《12天速成推拿師 出來就能開店?》勸誡家長:孩子調護一要注意日常飲食、營養結構的合理性,二是在季節交替時期給孩子正確添加衣物。孩子生病不要自行診斷,更不要盲目給孩子做保健,有病還是去醫院,聽取醫生建議更科學,對孩子更好。
網友“灼眼的NANA”:震撼最深的是《12天速成推拿師 出來就能開店?》一文,有病不能亂投醫,科學調理最重要!
家長劉先生稱,平時自己經常去推拿店做足療或中醫按摩,但以放松為主,并非求醫,所以不會刻意去詢問對方有無資格證書。“小孩子可不一樣,正長身體的時候,以后還是多注意為好”。DF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