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 08:49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是該給“公考熱”降降溫的時候了!】千人萬人競考公務員,這在現如今已司空見慣。碩士博士扎堆考公務員,也不是什么新聞。“公考熱”久燒不退,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年輕人應該有很多的職業追求,是該給“公考熱”降降溫的時候了! @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記者 李娟娟/文 袁曉強/圖
“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近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菲爾普斯如是說。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走訪鄭州三所高校,通過大學生的切身體會,分析考公務員熱背后的現象。探尋中,專家呼吁應讓大學畢業生到更有創造性的崗位上去,政府應創造更加公平的就業創業條件,統一“全民福利”,讓考公務員熱回歸正常。
【調查】
公務員考試熱得“不正常”
在河南,公務員考試正愈來愈熱:9月21日,公務員“省考”舉行,此次計劃招錄4035人,約17.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并繳費,報考人數與計劃錄用人數的比例為43.7∶1,平均44個人爭一個崗位,相比去年平均38個人爭一個職位,今年的競爭更加激烈。
大學生擠國考的“恐慌性”
“已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和考研考試了。”在鄭州大學校園內,一名大三學生說,他已提前備戰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了,因為這是他最后留給自己的“保底”出路。
9月23日,東方今報記者在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進行了簡單的畢業調查。15名大學生中,13人都說“看好”公務員考試。
據新浪網上一項調查顯示,從全國推行公務員考試起,每年報考比例中大學生占到87%。
“公平啊,考上就有保障。”在河南農業大學校園內,大四學生張超說,他不懼怕考試,但很怕找工作,所以考公務員是最好的出路。
鄭州大學大四學生小冉說,他們現在對公平競爭是懷疑的,對社會保障也很擔憂,對未來預期也不確定,公務員考試卻能給她確定很多不確定的東西。
考試學博士、鄭州大學考試與人才測評研究中心的王文成分析說,其實年輕大學生對公務員趨之若鶩,實際上是一種“恐慌性”的報考。
博士熱考公務員
如果說大學畢業生將考公務員和研究生考試,定為大學畢業的最后底線出路,那博士畢業后,怎么出路也是“國考”?
“專業限制少,而且學歷有優勢。”一位報考公務員的博士告訴記者,因為博士研究專業性強,找工作的面就相對窄了,所以博士畢業后,他報考了公務員。
王文成說,他近年對國考和省考的調查發現,近幾年報名的考生中,高學歷人員報考比例呈遞增趨勢。
“國考”過后 “省考”再沖刺
今年9月21日,我省“省考”舉行,計劃招錄4035人,約17.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并繳費,平均44個人爭一個崗位。
“備考后,國考、省考都是機會。”已通過今年公務員考試審核的考生說,公務員考試大體內容都差不多,第一次考試是很難一次成功的。他參加過國考,這次又報名省考,都是為給公務員之路多條選擇。
據記者了解,公務員考試“國考”和“省考”內容,基本上是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部分。而且報名沒有次數限制。記者在高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多把兩者當成“補充機會”。
【觀點】
應讓公務員熱回歸正常
據《新京報》一項調查顯示:對“您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原因”的回答,6382人中有85.4%的人選擇了“工作穩定”,有83.4%的人選擇了“福利待遇好”。前者對應著公務員是事實上的“鐵飯碗”,拿到手后就不容易掉;后者對應著公務員是事實上的“金飯碗”,拿到手后基本生存無憂,而且“社會聲望高,受尊重”(有56.4%的人選擇)、“權力較大”(有37.1%的人選擇)。
據國家人事部門統計,我國公務員的被辭退率約為0.05%,而市場中的企業辭退率則遠高于此。
王文成博士說,中國的年輕人并不缺乏冒險創業的動力,但當前貧富差距較大,社會保障薄弱,權利充分實現面臨不少困難。住房、醫療、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面對,如果考上公務員,這些基本問題盡管也需要操心,但解決起來相對容易些。
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說,應統一“全民福利”杜絕公務員熱升溫。大學生都去考公務員,是一種倒退。這不能怪大學生,而是體制造成的。各種福利待遇首先考慮的是公務員。如果大學生都去考公務員,意味著是社會的倒退的話,那么,誘使大學生去考公務員的體制,更是一種倒退。所以,要想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就應該對現行的體制進行改革,兼顧社會公平,平衡公務員的待遇,縮小企業和政府機關社保差距,統一全民福利。
應有更加多元化的職業追求
@高清遠志:讓公務員熱回歸正常,讓更多青年到更廣闊的人才市場上去追逐夢想,政府應創造更加公平的就業創業條件,應繼續提高并調整社會保障水平。
@民主與法制網:年輕人追求職業穩定無可厚非,但年輕人應該有更加多元化的職業追求。“穩定”的確是人們對公務員職業的第一印象,年輕人應該在職業選擇上更加多元化,當眾多的精英都奔著公務員隊伍而去,而不是去從事創新性生產工作、創造財富時,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恐怕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人才的浪費也會因此產生。
@陜西華圖:“公務員熱”降溫,從去除權力附加值開始。
聲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