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30日 08:12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今年要建30所學校,目前只建了4所,東方今報報道的“鄭州建校慢”現象引起了人大代表的關注。在昨天召開的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人大代表為建校慢支招,建議政府建立教育用地儲備制度,開發商不建學校、幼兒園,后續規劃就不審批。
現場人大代表實地查看建校慢
8月27日,東方今報A17版《鄭州承諾今年建30所學校僅開工4所》一文報道了“鄭州建校慢”的情況,引起了人大代表們的注意。
近日,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白紅戰帶領由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及人大代表組成的執法檢查組,對鄭州市貫徹實施《鄭州市城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條例》、《鄭州市市區中小學布局規劃的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
執法檢查組先后來到鄭州市六十四中拆遷重建現場、中原區經緯花園幼兒園和管城區實驗中學、管城區弓莊幼兒園的拆遷建設現場,詳細了解四所學校、幼兒園的規劃布局、建設進度、班級規模、師資籌備等情況,探究“鄭州建校慢”的根源。
把脈 教育用地被開發商擠占 新建小區配建學校不足
建校慢,到底慢在哪兒?昨天召開的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聽取審議了此次執法檢查的報告。報告中,人大代表為“建校慢”把脈,指出三大問題。
首先,教育用地被開發商擠占,新建小區配建學校、幼兒園不足。代表們發現,一些新建小區規劃好的教育用地面積被縮水,規劃的規模被改變,沒有得到應有查處。
其次,學校、幼兒園建設用地儲備不足,無地建校。代表們指出,鄭州市小區配建教育用地與商業用地一并出讓,開發商擁有土地全部使用權,開發商配建的校園最終往往也轉化為高收費的民辦學校或幼兒園。
最后,學校、幼兒園建設涉及土地、建設、規劃、消防、市政、人防等十幾個部門,全部手續按正常程序沒有一年左右很難辦成。
支招 一期項目該配建不建 二、三期規劃不審批
針對開發商擠占學校用地,代表們建議,土地部門要對配建學校幼兒園的規模以及占地面積提出明確的指標要求,并將上述規劃要求納入土地出讓條件,開發商要拿地,就必須同意這些條件。
一些分期開發的項目,有時配建的學校會拖到二期、三期才建好。代表們建議,規劃部門要將這類小區住宅分期建設與相應教育配套設施捆綁實施作為辦理后續規劃審批手續的前提條件。一期項目該配套多少學校、幼兒園,如果不建,二、三期規劃就不能審批。此外,在小區建設工程竣工后,開發商未按照布局規劃配建教育設施的,相關部門應該不予綜合驗收。
針對無地建校的情況,代表們建議鄭州市盡快建立城市教育用地儲備制度。
代表們還認為,針對新建中小學校的各種手續辦理問題,要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在不違背政策、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為學校建設開設“綠色通道”,縮短時間,加快辦理,為中小學校建設創造條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