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7日 08:18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昨日,一家自稱包通過公務員考試的培訓機構在聊天記錄里做出承諾
河南省公務員統一考試還有近一月時間,不少考生收到神秘短信稱,考前有原題及答案,只需花錢購買,可保前途無量心想事成。8月26日,河南一考生小張向東方今報記者反映,他險些中招兒陷入“迷魂陣”騙局。
□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 實習生 牛冰霜/文 記者 劉棟杰/圖
【反映】大學畢業生考公務員差點受騙
小張是鄭州某大專院校2011年畢業生,自稱是公務員考試專業戶。今年8月10日,小張報名參加河南省公務員考試,報考洛陽一個政府機構的職位。
8月20日,小張的手機上傳來兩個神秘短信,稱“只要記住答案,百分百通過考試,權威操作,信譽第一,歡迎您的咨詢”,并留下一個QQ號碼,小張半信半疑,試圖加其中一個QQ號與對方網聊一探究竟。
對方自稱是某教育機構河南分支機構,公司通過特殊渠道和昂貴金錢獲得考試真題,有合作意向考生付費成功后,在考前三天提供當年考試真題和答案,并承諾將不會再受理和小張報考同樣職位的考生,“試題正確率在90%左右,不求高分,只求進面試”。
小張介紹,他網聊后感覺對方不像詐騙,猶豫幾天后,8月26日上午,小張留下聯系方式和郵箱,打算第二天付款5200元。小張同伴小李知曉此事后,感覺事情蹊蹺,用另外一個QQ號但聲稱與小張報考同樣職位,與對方聯絡,得到的結果是此職位還沒人問詢及報考,對方還承諾“每科2600元,在當晚9點前享受五折優惠”。
“差點受騙了,我真是傻呀!”小張很懊惱。
【解析】專家分析“迷魂陣”騙局
東方今報記者也加好友體驗了一把,從中發現,這種網賣答案一般采取三種付費方式,除考前付全款不需要任何個人證件外,另外兩種分別是考前付一半考后付一半和考后付全款,但均需要抵押有效證件復印件,如:身份證、駕駛證、房產證、準考證等的復印件,不同機構的抵押證件復印件也不相同,有的甚至需要兩件或者三件齊全。
采訪中,小張也說出自己的疑惑,“如果怕上當受騙,選擇考后付款不行嗎?考不上不付錢,自己也沒什么損失”。
真的沒有損失嗎?
東方今報記者咨詢了河南豫和律師事務所田海康律師,田律師認為,買賣雙方的行為均是不對的,首先賣答案的人無論有沒有賣出,均犯有詐騙罪,不管以哪種形式獲得的款項,均為犯罪金額;如果僥幸答案是真的,涉嫌泄漏國家機密,更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同時,田海康律師分析,用有效證件復印件做抵押非常危險。
既然網賣真題和答案屬于違法行為,為什么叫賣那么火,也存在部分上當受騙人員呢?
河南商專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陳玉煥認為,這是一種“心理戰術”。“人對預期的焦慮有失控感,所謂掏錢買安心。”陳主任認為,從心理學角度來剖析,買方購買答案是為了緩解焦慮心情,是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的表現。
“這同時反映的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人們對公平的不信任,對誠信的懷疑。”陳主任強調,“整體上來說,這種情況不是多數的,作為一個社會現象,值得深思。”
【提醒】安心備考是正道
2005年國家出臺了《國家公務員法》,2006年開始正式實施,這標志著國家公務員考試和招錄已經走上法制的軌道。
鄭州大學考試與人才測評中心副主任王文成認為,公務員考試是非常嚴肅的政治活動,對國家和省級部門來說,不可能拿出來進行兜售的。
“大考在即,考生應把心思放在備考上。”王文成提醒,在受法律保護和公開透明的考試面前,考生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考試競爭力和綜合能力素質。同時,王文成認為,網上公然叫賣試題和答案,這種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應嚴厲打擊,否則會降低國家和社會的公信力。DF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