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4日 08:13
來源:東方今報
7月23日,晨鐘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張玲為支教大學生頒發證書
“天上的星星一顆顆,地上的老師一個個,別的老師我不愛,只愛老師你一個。”稚嫩的臨別贈言,飽含支教大學生與孩子們之間深厚的感情。7月23日,為期半個月的東方今報愛心支教夏令營結束了,孩子們收獲了知識、學會了勇敢,支教的大學生們則感悟了真誠、懂得了擔當。“變得成熟了,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受益頗多。”支教大學生陳秋函說。
□東方今報記者 周曉波 付雨涵/文 劉棟杰/圖
【感傷】
小家伙們爭相搬行李送老師
7月23日早上五點半,居住在鴉嶺一中和鴉嶺四中附近的孩子們就結伴來到學校,守在校門口,這一幕正好被晨起收拾行李的支教大學生們撞見。“我們是來送老師哩。”七年級學生張麗麗說。支教大學生們沒有告訴他們離開的具體時間,可這些聰明的小家伙一大早就守候在學校門口,商量著送支教大學生一程。
啟程的時刻還未到,支教大學生便和孩子們在校園里聊天、玩耍。孩子們給支教大學生送上自制的小禮物:玉米棒綁上三五朵棉花,孩子們叫它“美人花”;狗尾巴草串上三四顆青色的野果,表皮寫著“一路平安”“天天開心”等祝福;那漫地開放的野花,用紅薯葉綁成一束……孩子們樸實的祝福、簡單卻精致的禮物令支教大學生們感動不已,難舍之情涌上心頭。
昨天中午,支教大學生收拾完畢、整裝待發。這些小家伙又一趟趟跑前跑后,幫老師拎行李。“老師讓我們不要哭,每一天都要開心,努力學習。”正在拉箱子的八年級學生陳曉說,她已經記下支教大學生的電話號碼,“還說放寒假讓我到鄭州去找她哩。”陳曉一臉的幸福。
【感觸】感覺孩子們內心更強大了
離別的日子越來越近,孩子們與支教大學生之間感情卻越來越深。7月22日各校區的匯演上,孩子們用實際行動向支教大學生們展示了自己在半個月夏令營活動中的收獲和成長。
鴉嶺一中七年級學生李亞飛由于性格內向,從不敢走上講臺,不敢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更別說在全班同學面前演講唱歌了。但這次匯演上,李亞飛備受注目,他不僅參加了《愛》、《櫻花草》的表演,還在100名觀眾面前領唱。“我就是沒有自信心。”李亞飛說,他很感謝老師們對他的鼓勵,激發了他的信心。
“明顯感覺孩子們有了更強大的內心。”鴉嶺二中支教大學生張松雅說,從不敢說話到勇敢發言,從猶豫做事到果斷決定,從柔弱哭泣到堅韌不拔,孩子們進步特別大,讓她特別欣慰,“我和孩子們約定以后書信往來,做他們最忠實的大姐姐。”
【感悟】長大在于真實感受到了責任的意義
“天上的星星一顆顆,地上的老師一個個,別的老師我不愛,只愛老師你一個。”這則寫在千紙鶴上的臨別贈言,讓支教大學生陳秋函倍感自豪。
陳秋函支教的鴉嶺二中校門口是一條寬闊的馬路,過往車輛絡繹不絕。而學校教學樓到校門口是一個斜坡,學生們總是騎著車肆無忌憚地順著斜坡沖向校門口,這讓支教的大學生們擔心不已。陳秋函便和其他同伴一起,每天除了教課,還花費大量時間護送孩子平安回家。“很累,但也很開心。”半個月的支教讓陳秋函變成了一個非常細心的女生,每天晚上她都要打電話給家長詢問孩子是否安全到家。“我最大的收獲,是感受到了肩上責任的重大。”
“東方今報愛心支教夏令營,同樣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從不摸鍋碗瓢盆到做飯嫻熟,從不懂油鹽到燒出美味,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支教大學生仝園園說,“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在假期里我們會回來看望孩子們的。”
【感謝】晨鐘教育集團給孩子們留下了希望
2013年7月15日,鄭州晨鐘(陳中)教育集團給鴉嶺鄉兩所支教點援建了圖書角,這是2013年東方今報愛心支教夏令營給鴉嶺鄉孩子們帶來的又一精神食糧。
昨天,鴉嶺一中校長張新輝向所有支教大學生及愛心人士表示感謝,同時透露一個好消息:2013年鴉嶺鄉考上伊川縣重點高中的有近120名學生,比2012年翻了一番。
張新輝校長動情地說:“鴉嶺鄉教育的提升,離不開眾多愛心人士和支教大學生的幫助。”
當天,鄭州晨鐘(陳中)教育集團陳中數理化學校黨委書記張玲女士,給支教大學生們頒發了“優秀實踐大學生”榮譽證書。張玲介紹,集團將為參加支教的優秀大學生提供在校帶薪實習機會,畢業后的優秀學生可被集團聘用。這個“福利”讓支教大學生們歡欣鼓舞。同時,張玲給鴉嶺鄉孩子們寄言,“勇敢尋夢,追夢,晨鐘做大家堅強的后盾。”
東方今報愛心支教團(第二季) 特別鳴謝鄭州晨鐘(陳中)教育集團對本次公益活動的大力協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