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8日 08:26
來源:東方今報
世界上,有些地方因航運成為世界著名港口,有些地方因空運成為世界著名港口,有些地方因鐵路運輸成為世界著名港口。此次鄭歐國際鐵路貨運專列開通,不僅為我省乃至全國國際貨運提供了一條亞歐新捷徑,也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物流運輸提供了有力補充。如今,“鄭州港”空運、鐵路運輸占其二,也意味著鄭州航空港向國際化內陸大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東方今報記者 劉長征/文
沈翔/圖
【地位】
歐亞直通專列打造中原經濟區內陸港
鄭歐國際鐵路貨運專列是我省首個直達歐洲的貨運專列,也是全國第四條連通歐亞的鐵路通道。在此之前,重慶、成都、武漢也相繼開通直達歐洲的貨運專列。
“在中原腹地打通這樣一條貿易長廊,使我國內陸地區進出口貨物增加一條快捷通道,對河南這樣一個不沿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意義尤其重大。”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李峰說,專列的開通是河南打造內陸港邁出的堅實一步。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春喜對此深有同感,他說,鄭州是中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的結合區域,專列的開通將使我省成為我國中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貨物的主要集散地和轉運節點。
他認為,我省包括民航、鐵路和公路在內的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地域概念:典型的內陸城市,借助發達的交通物流系統,打破地理空間的制約,成為大開放的國際性內陸港。
【格局】
鐵路+空運打造“高低搭配”新模式
雖然與空運相比,鄭歐國際貨運專列運輸貨運有費用低的明顯優勢,但并不意味它會和鄭州的航空運輸“搶飯碗”。
河南中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冬冬介紹,他們公司通過空運的貨物一般是蘋果手機等電子產品,具有重量輕、高附加值的特點。而像服裝鞋帽、大型機械配件等附加值低、比較笨重的貨物,一般還是選擇鐵路運輸。
“如果一個地區同時具備航空、鐵路的國際運輸能力,我們選擇的余地就更大了,生意就更好做了。”郭冬冬說。
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明認為,鄭歐國際貨運專列不僅為我省增加了一條國際貨運新通道,同時也成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運輸的有力補充。
“那些不適合通過新鄭機場運輸的貨物,今后就可以通過鄭歐國際貨運專列運往國外。”他表示,鄭州將打造“高低搭配,輕重銜接”的航空、鐵路國際貨運新模式。
【展望】未來鄭歐專列將開通3條支線
“鄭歐鐵路專列好是好,可是發車量太少了,一列車才41個集裝箱。”郭冬冬預計,隨著鄭州國際貨運量急速增加,到時每天發一列專列恐怕根本不夠。
負責鄭歐國際鐵路貨運專列運營的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該公司總經理趙文明告訴記者,到今年年底,鄭歐國際鐵路貨運專列將發車14個班次,明年將達到50個班次。
未來,專列也不再是一條寂寞的線路。按照該公司規劃,今明兩年將繼續開行面向中亞的鄭州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集裝箱班列,面向中東歐的鄭州至莫斯科集裝箱班列,面向北歐的鄭州至立陶宛克萊佩達集裝箱班列,打造鄭歐國際鐵路貨運專列的“1+3”模式。2015年,該公司將逐步開通通過滿洲里口岸到達歐洲的國際班列,以及阿拉木圖線路延伸至伊朗、土耳其到達歐洲的國際班列,從而形成廣泛覆蓋亞歐大陸橋沿線地區的洲際鐵路集裝箱物流網絡。
國外貨物來到鄭州后,如何流向全國各地呢?該公司計劃采取“1帶1”的模式,開通一條國際線路的同時,配套開通一條國內班列線路。今年9~12月,首先開通鄭州至新疆的往返班列,每月開行2~4班。
【意義】中原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破題
“以往,鄭州直達的國際貨運通道只有航空這‘一條腿’,鄭歐國際貨運專列的開通,為鄭州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又增加了‘一條腿’。”這意味著,擁有“雙腿”的中原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將“跑步前進”。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興產業局負責人認為,這是中原經濟區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破題之舉。
該負責人表示,鄭州正在打造現代化航空港和包括鐵路、公路、無水港在內的陸港體系,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意味著航空、鐵路、公路物流的無縫對接,相互協作。航空港區和鄭歐國際貨運專列的配合,可以吸引全國各地更多的貨物向鄭州集中,同時又能將國外大量貨物運到鄭州,從鄭州分散到各地,為加強“公鐵聯運”、“港鐵聯運”、“空港聯運”營運機制,為中原經濟區物流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 他山之石
●重慶
2011年3月19日,重慶直達德國杜伊斯堡的首發專列開行,“渝新歐”鐵路大通道由此正式開啟。截至目前,“渝新歐”鐵路貨物運輸總量累計達6000多標箱,進出口貨物總值達十多億美元。渝新歐鐵路作為“新絲綢之路”,在有效滿足重慶以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IT產品對鐵路國際貿易大通道需求的同時,還將極大提升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物流中心的地位和形象。
渝新歐鐵路的出現,也讓不少物流企業躍躍欲試。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馬士基、全球最大的工業及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和服務商美國普洛斯公司,以及香港招商局集團等國際物流巨頭,也紛紛落子重慶,惠普、宏碁、富士康等IT企業更是加快西進步伐。
●武漢
2012年10月24日,武漢至捷克的“漢新歐”鐵路國際貨運專列正式開通。“漢新歐”鐵路貨運專線開通后,為湖北省提高全省的出口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武漢市正在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將該專線納入國際貨運班列運輸計劃,并將武漢市列入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的城市。
●成都
2012年12月18日,成都到達波蘭羅茲奧萊霍夫火車站的國際鐵路集裝箱直達測試班列出發。成都與波蘭在鐵路上順利“牽手”后,物流時間可從40多天降至16天,物流成本也相應降低,這為成都構建面向歐洲的全球貨物轉運中心邁出堅實一步。目前,成都擁有西部最完善的鐵路貨運設施體系,建成了亞洲規模最大的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并已開通成都至沿海港口和邊貿城市共9條鐵路貨運班列,居西部首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