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5日 08:06
來源:東方今報
鄭州市緯五路經六路一棵50多歲法桐根部被水泥封死
它,有茂密的枝葉,挺立的身軀,生活在鄭州我們的身邊,經歷了50年的風風雨雨。
你可能行色匆匆,并不在意它,但它每天都奮力撐開雙臂,如同一把“綠傘”,在烈日下,在暴雨中默默呵護著路人。
7月4日,它的照片登上了新浪微博。因為路人發現它的根周邊被瀝青覆蓋硬化,它的生命在掙扎中。
這位微博博友,連續轉發,只為能引起人們對一棵樹的關注,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看到,并盡快解救。
為了這棵50歲老樹,為了守護我們身邊更多的綠蔭,即日起,東方今報邀您全面打探鄭州需要保護施救的景觀樹,只為能讓綠意長久、綠城永在。
□東方今報記者 李娟娟 /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
【看見】 直徑1米老樹,周邊被路面瀝青硬化
昨天上午,鄭州下了一場大雨,路邊的大樹也盡力張開葉子和根部,吮吸雨水。然而,在經六路與緯五路路口,一棵直徑約1米的老法桐,根部卻無法呼吸。
“不給大樹留取生存呼吸的空間,法桐的命運堪憂!”7月3日晚,新浪微博上,微博名為@鄭州古陵齋主,發出了這樣一條呼吁,希望關注這棵老法桐樹,更希望有關部門能看到并救活這棵樹。
“樹好像是1954年種的,是咱鄭州第一批綠化樹木。”居住在經六路與黃河路交叉口一小區內的張貴榮老人告訴記者。
沿著經六路,從黃河路口走到緯五路口,道路兩邊有景觀樹67棵,其中僅有5棵為年限少的其他景觀樹。近六成法桐的樹干底部,都被路面鋪設的磚面侵占,留有很小的空間,其中最為嚴重的完全被硬化住的大樹就有3棵。
據鄭州市園林局城市綠化處工作人員說,經六路上的法桐多是1954年第一批種植的樹。樹齡在50年左右。
這樣的老樹,能否通過路面喝上水?省林科院副研究員董玉山接受東方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瀝青硬化對于這樣的景觀樹是破壞性的。水不容易往下滲透,透氣性也不行,長期這樣下去,這棵樹必死無疑。
【管護】 50歲老樹管理劃歸“區管”
這樣被穿上根部“盔甲”的老樹,日常看護部門可知道否?又該如何監督和保護這樣的大樹?
“好久了,就是重新鋪設這條路面時給弄的。”老樹正對著一藥店門口,藥店工作人員說,他們早已發現了樹的情況,但不知道該給誰說。大樹這樣已經有幾個月了。
“應該找園林局吧?”周圍一個店鋪的老板說,他們在附近開培訓機構,很多孩子家長都是感覺這里有樹,環境好,才給孩子報名的。
這棵掙扎的老樹,該找哪個部門救治?7月4日,記者聯系到鄭州市園林局辦公室。辦公室工作人員稱,他們不知道此情況,經六路上的綠化樹木是金水區綠化所管理的。
隨后,記者撥通了金水區綠化所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針對鄭州道路上,原有的大樹樹坑被“破壞”,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楊科長說,因為養護樹木需要人員,鄭州市目前主干道景觀樹由市園林局負責,其他路段由區里負責。對于記者提出的問題,他們會一一排查處理。
【透析】 鄭州道路綠化樹現狀究竟咋樣?
鄭州道路綠化樹現狀究竟咋樣?昨天,記者走訪了鄭州幾條重點路段,采訪了15位市民。
現狀1:多數樹坑不“達標”
按照鄭州市綠化相關標準,目前道路景觀樹要預留的樹坑大小最低標準為:長1.2米、寬1.2米。
微博博友鄭州古陵齋主說,按照這個標準,很多路段景觀樹的樹坑都不達標。目前農業路河南農業大學附近行道樹,基本上沒有樹坑。
記者調查發現,經六路、緯三路上的行道樹樹坑也很少預留。
現狀2:“多少樹已經不在,多少綠可以重來?”
“從南陽路口到花園路口的黃河路上,那種兩三米高,半抱粗的法桐樹樁大約有120棵。”一位老鄭州人回憶說,過去走花園路,那是一片綠蔭。
7月4日,在花園路上記者發現,道路兩旁稀疏地栽種著樹木。因樹木需要生長年限,從遠處看花園路上看到的“綠意”很少。
現狀3:一些景觀樹品種昂貴不實用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新改造道路,樹蔭偏少。同一路段的樹種不盡相同。部分市民提出:城區部分行道樹不實用。
目前,鄭州多采用的景觀樹有法桐、國槐、楓楊等50余種。
在紫荊山廣場,一位姓李的大爺告訴記者,目前鄭州新修路段,栽種的樹大都是往上長,不往四周長,名貴、好看,卻不如以前種的法桐,能像撐開的傘一樣,夏天都能避暑乘涼。
【微說法】 發揮你我之力,為綠城道路撐把“綠傘”
夏日,道路兩旁的樹木,不僅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也默默為行人撐開一把“綠傘”。如何在它們默默凈化著城市生活的同時,伸手保護它們?
即日起,如果你發現鄭州市區有哪些景觀樹遭到了破壞,或者需要救治,那么加入我們,拿出手機將你看到的情況和路段,@東方今報或者撥打東方今報熱線電話0371-65830000。我們一起行動,守護好城市之綠。
■ 鏈接 “綠城”鄭州
1972年10月《人民畫報》以“綠滿鄭州”為題,刊登了多幅鄭州綠化的照片。
1978年西安電影制片廠來鄭州拍攝“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紀錄片,新華社記者采訪鄭州綠化情況寫文章向聯合國通報。
1984年鄭州市以大樹多、綠量大、綠化覆蓋率達35.25%位居國務院公布的當年全國317個城市前位,被新聞界譽為“綠城”,贏得了“綠城”美譽。
■ 閱讀“無根香樟”是誰惹的禍?
2012年秋冬季節,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政府在街上栽種了近千棵名貴香樟樹。半年多時間過去了,光禿禿的香樟樹連一棵芽也沒發出來。最近,枯死香樟樹全拔走了,竟然沒有樹根。居民痛心地說:“去年冬天突擊栽樹是為迎接上級領導視察,連根都沒有,不集體死亡才怪。”@映象網
網評:“無根香樟”緣于“監督無根”。
點評:園林腐敗高發區,香樟無根責有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