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3日 08:04
來源:東方今報
檢查多、藥費貴、床位擁擠、住不上院……提起去醫院的難處,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何時能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
6月30日,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揭牌成立,成為鄭州市政府成立的首個醫療集團。與此同時,鄭州市多家醫院也分別以建分院、成立醫療聯合體等形式走上“集團化”發展之路。這能否解決“看病貴,看病難”?記者采訪了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東方今報記者 董彩紅 劉長征/文 沈翔/圖
【喜訊】
鄭州醫療航母起航
6月30日,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在鄭東新區開診。
其實,這個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醫療機構,僅僅是同日掛牌成立的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的一部分。
此項目的啟動,意味著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開始了“航母”征程:根據鄭州市政府的規劃,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將以鄭州人民醫院本部為核心,以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和鄭州人民醫院宜居健康城醫院為東西兩翼,整合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鄭州市口腔醫院、黃河東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將成長為一個現代化、區域性的醫療中心。
這個龐大“軍團”將以器官移植、國際健康管理、腫瘤診療、心臟診療、醫學美容等五個醫療中心為帶動,以口腔、腦科、老年三個專科醫院為突破,逐步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
【趨勢】
鄭州多醫院已類“集團化”
集團成立后,直屬鄭州市委、市政府管理,依法登記注冊,是獨立且具有完全法律地位的法人單位。鄭州市衛生局只進行醫技、公共衛生任務等方面的“行業管理”。
醫院集團化的好處在于:很多中小醫院缺少病人,而大醫院醫療缺少床位。雙方結合,中小醫院有了大醫院的醫療技術“撐腰”,疑難重癥往大醫院轉,不再發愁沒病人,而大醫院病人后期的康復交給中小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病人省錢。
除了政府正式掛牌成立的“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市兒童醫院,也分別以建設分院、成立醫療聯合體等方式悄悄走上類“集團化”發展之路。
【擔憂】
集團化帶來“過度醫療”
醫院“集團化”,能否給老百姓看病帶來真正的實惠,專家和學者的觀點也在碰撞。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認為,醫療集團“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特點將醫療機構直接推向市場,使公辦醫療機構與民辦、外資醫療機構等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生存和發展壓力促使他們通過提高服務水平,降低服務價格等參與市場競爭,這有利于市民享受優質高效、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董子明教授則認為,應該以冷靜的眼光看待“集團化”趨勢,要警惕一些醫院單純為了擴大收入而擴大規模、增加床位的現象。有些醫院哪怕欠債也要拼命擴張,為的是多招收病人、多賺錢。而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過度醫療,尤其是對有醫療保險的病人過度醫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