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9日 08:48
來源:東方今報
交巡警認為:陳寨都市村莊人口較多,“交通太混亂,所以走得慢”
北環文化路大堵特堵,是網友“吐槽”最多的地方,有網友作詩為證:“千里江陵一日還,車輛堵在大北環!晴川歷歷漢陽樹,堵在北環索凌路!快馬加鞭未下鞍,上班遲到為哪般?兩岸猿聲啼不住,就算難過也忍住!借問哪條道好走,牧童遙指高速路。”
那么,北環文化路到底有多堵?原因為何?□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袁曉強/圖
6號“堵”王
北環文化路 (北環路江山家紡城到北環路文化北路)
騎車:15分鐘
開車:18分鐘
公交:20分鐘
步行:20分鐘
【體驗】“千里江陵一日還,車輛堵在大北環”
“70分鐘只走了200米”的微博,讓發帖人瞬間被多家媒體關注,3月18日早上上班高峰期,記者也著實體驗一把傳說中的“北環堵”。
上午8點記者費盡“千辛萬苦”來到北環文化路,由北往南堵得“一塌糊涂”,電動車亂竄,公交車排成火車長隊,民警在奮力疏導交通,由北往南,一個路口的信號燈,過不了幾輛車,但從南往北卻很順暢,一般情況下,一兩個信號燈就能過去。
從北環路江山家紡城到北環路文化北路,全程約1.5公里,記者乘坐的218路公交挪一步停兩步,每一次長長的剎車聲后,司機師傅都整條胳膊架在方向盤上,嘴里哼著曲兒,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看到這種情況,記者果斷下車,步行前往北環陳寨。腳蹬小高跟,到處尋找下腳地兒,“上坡下坡”走到腳酸,終于見前方有50米左右瓷磚鋪成的路面,小小地舒服了一把。緊攆慢趕終于用時20分鐘趕到了豐慶路,而剛才還遠遠甩在后面的公交車,這時突破路口的阻撓,也到達陳寨。
記者跟隨一個“單車控”從北環路江山家紡城騎回來,因為路面窄寬不一,高低不平,時不時地需要把車子挪上挪下,不僅要經得起折騰,還要忍受公交車跑動時揚起的灰塵,“騎單車的孩紙傷不起”可是,當你用時15分鐘到目的地,把它們遠遠甩在后面時,內心是不是有一絲兒竊喜呢。
開車的情況不容樂觀,私家車不像單車那樣見縫插針,好不容易等出來的道兒,“呼啦”一下被四周騎車的瘋搶而入,你只能無奈地嘆聲氣,慢慢地往前爬。但當到了開闊的地兒,開車優勢就顯出來了,一路甩開膀子“狂奔”,稍慢騎車3分鐘的時間到達文化北路口處。
【解析】
居住集中+中國式過馬路
“交通太混亂,所以走得慢。”家住陳寨的王成旭說,他每天的出行方式是騎電動車到北環中州大道,但是走著走著就沒有路了,“你得和公交車、私家車搶道吧。”王成旭說,這樣一搶,就不是“禍害”一輛公交車的問題,有可能接連很多車輛通行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后面的車流。
“已經比以前好多了。”鄭州交巡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說,目前信號燈已經做了調整,個別大堵路段,有望緩解,而且北環路文化北路由東向西方向,已經硬化,路況好了很多。楊華民介紹,除了修路原因導致擁堵外,他還總結了幾個因素,一是中國式過馬路,行人走路不看燈,導致出行混亂,二是陳寨外來人口較多,住地和上班距離太遠,致使市場、道路通行困難。
【繞行】
兩種繞行方式+錯峰出行
“開車的規矩了,對于騎車的沒有專屬道路,他們停車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楊華民說,目前城市雖然忙著修路,但對于鄭州長遠發展來說,城市規劃也急需考慮,怎樣讓住地和上班地離得近,出行方便,是一個大問題。
“村里的人可以從渠東路走到三全路,而文化路向北方向一般不會太堵,也可以到中州大道。”楊華民說,這兩個繞行方法,在早晚班高峰期間,會緩解一下出行壓力。他還建議市民可以“錯峰出行”,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這兩個方法,可以提高出行效率。”
【花絮】
關于北環的傳說
不只是堵……
沒坐過北環的公交車,你不會知道“顛”是什么感覺,在218路公交車上,北環路段簡直像是坐在越野車上,下完坑又上坡,司機師傅們抿著嘴唇,挽著袖管,奮力地轉著方向盤把車從坑里“拔”出來。
我從江山家紡城往北環文化路方向走,道路崎嶇不平,一路“翻山越嶺”,拿在手里未吃完的包子,一不小心顛到了坐在座位上的小伙子腿上。“這路多猛啊,你不知道拿啥掉啥?”各種雷瞬間劃過腦海,原來關于北環的傳說不只是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