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1日 08:57
來源:東方今報
【傾訴者】 思妍 女 28歲
【時間】5月21日
【方式】 電話
□東方今報記者 周莉
棒打鴛鴦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初戀,那種感情青澀、純真,是每個人心里難忘的記憶。
6年前,我22歲,第一年工作,第一次戀愛。我和琦喻相識在公交車上。那天下班,我乘坐公交車回家,不料卻被小偷盯上了,琦喻的一句善意提醒讓我避免了破財之災。那之后,我倆相知相戀。
琦喻很愛我,處處為我著想,事事為我考慮,可惜他太窮,窮到我沒有勇氣把他帶到我家人面前,因為我清楚,不公開的話,我和他還能偷偷摸摸地戀愛,一旦公開,我們的愛情必將招致親情毀滅性的重壓。可以這么說,我和他門不當戶不對。我家應該算得上是小康之家,父親在機關工作,母親在一所學校當老師,從小到大我的生活環境都是比較優裕的。可是琦喻不同,他雖然也在城市里長大,但他父母早年在工廠上班,后來又一起下崗,他母親常年有病,家里生活一直很困窘,負擔很重。
琦喻也明白我們的愛情前途渺茫,所以他加倍對我好,好到讓我只想沉浸在這場甜蜜的夢中永遠不要醒來。可是我媽卻常常有意無意地將我從夢中喚醒,她會時不時地指著電視上或現實中的例子教育我:“女孩子嫁人就等于第二次投胎,找個好老公比什么都強。人品很重要,但有些外在條件也不能忽視。”在這樣的轟炸下,有時我也會為我和琦喻的未來惆悵、迷茫,但我從未想過放手,他的善良、他的熱心、他的溫柔、他的體貼,編織成了一張巨大的情網,將我困在其中,讓我逃不開,也不想逃。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盡管我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讓家人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可他們還是敏感地覺察到了我在戀愛,在他們的追問下,我終于鼓起勇氣把我和琦喻的戀情向他們“坦白”。果然,我一“坦白交代”,暴風雨便隨之而來。雖然我盡量“避重就輕”,可聽了琦喻的個人和家庭情況后,他們立刻暴跳如雷。我極力為琦喻說好話,可天意弄人,恰在那時,琦喻又丟了工作,父母更加不滿意,認定了他是個沒什么出息的男人,給不了我幸福的生活。在父母的軟硬兼施下,我跟琦喻幾番離合,好幾次說好了分手,卻總是有一方忍不住回頭。
后來我爸背著我單獨見了琦喻,不知道跟他說了什么話,讓琦喻打了退堂鼓,向我提出分手。這一次琦喻很決絕,因為在向我提出分手后,他就離開了鄭州,人間蒸發般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步入婚姻
和琦喻剛分手的那段日子里,我的世界是灰暗的,和他在一起時的那些美好過往,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變成了利器投擲在我心中。晚上我總是失眠,好不容易睡著,又常常從夢中驚醒,醒來心總是空空的,空得像被摘去了一樣。眼見著我越來越消瘦,父母為我操了很多心,我知道,但是我不領情。他們托親戚、朋友給我介紹對象,我一概不見,不僅僅是賭氣,還因為我覺得自己當時的心境不適宜開始一段新感情。
頹廢、低迷的生活,我昏昏沉沉地過了將近一年,心里的痛漸漸淡去,與此同時,另一個男人帶著滿腔熱情闖入了我的生活。他就是我現在的老公,我們是在一場朋友生日聚會中認識的,碰巧那晚只有我倆是單身,朋友便有意無意地將我們“湊”在了一起。其實那個晚上我始終對他沒什么感覺,但是朋友卻熱心得要命,第二天又打來電話幫他牽線。朋友說,他雖然長相一般,但收入高、工作好,是絕佳的結婚人選。他似乎對我也是一見鐘情,之后盡管我對他一直忽冷忽熱,若即若離,他對我卻始終如一,窮追不舍,知道我愛吃零食,每次去找我時,手上總是大兜小兜地裝滿了我喜歡吃的東西,時間一長,我慢慢地被他感動了。
這段戀情我沒有隱瞞父母,和老公確定戀愛關系后沒多久,我就帶他回了家。爸媽很滿意。隨后,我又見了他的父母,他們也沒什么意見。戀愛一年后,我們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頭一年,生活是幸福的,但像所有的小夫妻一樣,當婚姻初期的甜蜜和激情退去后,當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在生活中鋪陳開來,我們之間也開始有了爭吵,有了矛盾,尤其是今年,女兒出生后,我倆之間摩擦不斷,再加上婆媳之間的不和,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快要抑郁了,幸虧有琦喻在網上安慰我、開解我。
成為知己
和琦喻是去年4月又聯系上的,他在QQ上留言,問我這些年過得好嗎?當時看到他的留言,我的心情真的很復雜,又驚又喜,還夾雜著一種說不清的酸楚。猶豫了兩天,我才給他回復,千言萬語濃縮成了簡單的三個字:“挺好的。”琦喻告訴我,前些日子他收拾東西,翻出了一直收藏著的我送給他的打火機,回想起我們曾經在一起的時光,就特別想知道我過得好不好。
那天,我們簡單聊了分手后各自的情況,我說我已經結婚了,老公對我挺好的,他說他也要結婚了,對方是他的高中同學。聊到最后,琦喻問我,雖然無緣和我做夫妻,但能不能不做陌生人,做最后的朋友。我同意了。
但之后,最初我們的聯系并不多,偶爾在網上碰見會打個招呼問候一下,聊一些彼此的近況,跟他說得最多的是一些工作上、生活中的事,很少提及家庭,潛意識里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觸碰的話題。直到有一次和老公因為一點瑣事發生了爭執,我心情郁悶,上網時恰好遇到琦喻,忍不住便向他大倒苦水。他靜靜地聽完后,沒有空洞地安慰我,而是以男人的視角冷靜地幫我分析了整件事,讓我對老公多了一絲理解,之后我親自下廚做了一頓晚餐,與老公和好。
那件事后,我跟琦喻的聯系便多了起來,每次和老公發生爭吵后,我都會找琦喻訴苦,想聽聽他的安慰和建議,他從不煽風點火,有時他并未說什么,但和他聊過之后,我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我曾經想過,如果我和琦喻能永遠保持這樣一種情誼,不影響各自的家庭,不干涉對方的生活,就這么淡淡地牽掛著,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可是我沒想到,從今年4月開始,事情的發展不受控制了。
琦喻的妻子(他們已經于去年8月舉行了婚禮)偶然看到了我和琦喻的聊天記錄,雖然其中沒有任何曖昧的言辭,但是當他妻子得知聊天對象竟是我這個初戀女友時,還是忍不住打翻了一罐子酸醋,不僅和琦喻大吵了一架,還打電話、發短信騷擾我,很不客氣地罵我是“第三者”,讓我不要再糾纏琦喻。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場風波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很快又波及我的婚姻。那女人發來的辱罵我的短信,我還未來得及刪除,不幸被老公無意中看到了。老公追問我到底怎么回事,他聽了我的解釋后未發一言,但從他看我的眼神中,我能感覺到他不相信我。
這些日子,老公一直對我愛理不理的。我知道他心里被扎進了根刺,可我被無端扣上這莫須有的罪名,心里也格外委屈。和琦喻重新有了聯系之后,我們也只是在網上聊聊天,偶爾發條短信,連電話都很少打,兩人相隔兩地,更是連面都沒見過,我自問并沒做什么出格的事兒,如今我們真的只是朋友,最多算得上知己,可為什么就是沒有人肯相信呢?
■ 記者手記
戀人分手后能否做朋友,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個當事人除了考慮到自己的心境之外,還應該照顧到各自身邊人的感受。原本在世人眼中,藍顏知己、紅顏知己之間便罩著曖昧的面紗,更何況思妍和琦喻兩個人,還被貼上了“初戀”的標簽,從這一點上來說,不想被誤解,就盡量少做些容易被誤解的事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