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6日 08:37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上海法官嫖妓事件成了越拉越松的“拉鏈門”
迷人的夜上海,近日上演了法官集體招嫖的“香艷春宮劇”。
更“迷人”的是,面對證據確鑿的視頻,在查處5名法官集體招嫖的“拉鏈門”舉報中,竟有一名涉嫌嫖娼的法官成功地“金蟬脫殼”。
原是“高富帥”的上海某公司負責人倪某,自稱在上海高院判決中被法官趙明華判成了“屌絲”,咽不下這口氣的他自購攝影器材,當上了“福爾摩斯”,把鏡頭瞄準了趙明華的私生活,在長達一年的追蹤下,逮住了趙明華等一群“松拉鏈”與性工作者“巫山云雨”的法官。
倪某想要報復的是一名法官,但意外地“扒下”了一群法官的“衣服”。許是考慮到“躺著也中槍”令幾名法官“有點冤”, 上海高院把“丑聞拉鏈”又松了一下:根據報料視頻,趙明華等5人的房間各有1名年輕女子進入,但上海高院8月4日發布消息只是稱,該院民一庭庭長陳雪明、趙明華等4人已停職接受調查。而另外一人情況,卻不得而知,至于這位悄然消失的“金蟬脫殼”人士,究竟是因為未“招嫖”,還是“不是法院的人”,也未見任何說明。更有意味的是,除了陳雪明、趙明華外,被停職的另兩人是什么職務,上海高院未作回應。
在人的數字上做文章,以往屢見于安全事故,按照現有的問責制度和法規,少幾個人死亡,就有相應級別的官員保住“烏紗帽”。但法官集體招嫖不同于發生安全事故,不論是5名還是4名法官集體招嫖,對法院相關領導的處罰并沒有相應的明顯區別。面對5名接受吃請,嫖的是娼,奸的卻是公正公平,重創法院形象的法官 “丑行”,有意裝聾作啞,瞞報人數的行為,恐怕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引火燒身”之舉。
抽霸王煙
7月30日,府谷縣城富昌路街頭,一家煙酒店老板和府谷縣防汛辦主任的爭吵吸引了不少路人圍觀。煙酒店的老板陳先生說,防汛辦主任郭某在店里拿了6000多元的煙酒等物品。郭某回應稱:“拿了煙和飲料,都是縣防汛辦招待用的,招待費報銷是要有正規發票,他沒有票,錢也就給不了他。”或許,沒有發票不能報賬是鐵律。但是防汛辦主任早干嗎去了?官員欠賬反倒“有恃無恐”,背后除了個人素養缺失之外,還有以權壓人和特權主義的扭曲權力觀。
唐慧事件緣何再起波瀾
“偉大母親”的形象,在近日媒體的報道中坍塌,唐慧贏了,法治贏了沒?“發現了信訪的漏洞,抓住了有關部門七寸”的拷問,再次激起了輿情的激涌。
一年來,這位流淚、下跪的“上訪媽媽”已經成為中國民眾追求法治公平的標志性悲情人物,更被視作借此推翻中國勞教制度的突破口。
但在力挺唐慧又質疑她的同一家媒體的最新報道中,公眾看到了這個不惜以死維權的“湘女”,讓當地黨委、政府、公安、法院、政法委狼狽不堪,從而在沒有核心證據的情形下,卻給出了兩個死刑四個無期的“結果”。
客觀來看,“上訪媽媽”得到的勝訴,很大程度上來自社會輿論的“給力”。類似情形不僅存在于“唐慧案”,也體現在其他多起曾經引發網絡“圍觀”的案件判決上。
可嘆的是網絡“圍觀”,和講求社會穩定大局的有關部門一樣,也有其“七寸”, 在首都機場制造“驚天一炸”的冀中星,也曾向媒體投訴其不幸遭遇,但他不具備推翻中國勞教制度突破口的“新聞價值”,自然也得不到唐慧那樣強大的輿論支持。
在公權強大、平民艱難的社會現實中,不能把判決可能的不公算到唐慧頭上,不是唐慧干預司法,而是唐慧“6年間進京上訪23次,法庭大小便,毆打對方律師,甚至撞墻以死相逼”的造勢,影響了相關領導,為網絡和媒體提供了“猛料”,相關領導進而干預司法,一些媒體和公眾人物從擴大影響力的角度出發,推波助瀾。
當唐慧的對立方,幾位被告人家屬,也走上了上訪造勢之路時,司法,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再次面臨被撕開口子的危險。
【剖·世相百態】
涉毒的名牌洋奶粉
8月2日,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通報稱,其生產的3個批次濃縮乳清蛋白中檢出肉毒桿菌,影響包括3個中國企業在內的8家客戶。這對許多中國媽媽來說,恐慌在所難免,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
洋奶粉涉毒,打破了奶粉領域“月亮還是外國圓”的童話,但在看到洋奶粉“頭上的虱子”時,無論是中國內地的生產企業還是食品監管部門都應清楚地認識到,恒天然自曝出“肉毒桿菌”這一乳品安全隱患,主動揭家丑的自我控制水平和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值得稱贊。而國內奶粉要重塑消費者信任,則勢必要提高自我控制水平,正視媽媽們渴望安全的心理,用品質而不是口號,來搶回屬于自己的人心和市場。
富豪相親會的貓膩
號稱由中國企業家單身俱樂部舉辦,幫助“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富豪相親會,爆出了讓人“目眩神迷”的內幕。經工商部門查證,中國企業家單身俱樂部并未向任何組織機構、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沒有依法取得相關經營許可。廣州市工商局已依法對該公司采取了行政強制措施。
沒有依法取得相關經營許可,就能吸引無數眼球的媒體聚焦,抱著通過與富豪結緣“一夜暴富”的心理,眾多美女不惜身著比基尼,接受是否處女隱私拷問,“飛蛾撲火”般地追逐“高富帥”。但絢麗的肥皂泡破滅后,一批喪失了勤勞致富的價值觀后,也失去了理性判斷能力的年輕人該思考童話背后的悖論與陷阱。
孩子口中的“為什么”
7月31日,新版《十萬個為什么》叢書的編著者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版《十萬個為什么》只會保留第五版的少數經典問題,將近九成都是新“為什么”。書中的大量“為什么”是向全國少年兒童征集得來的,代表的是當前孩子們最關心、最愛問的問題。
“為什么有人在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 為什么晚上幾乎看不到星星?在孩子們的問題中,有一些已難住了科普讀物作者。而在“童言無忌”的提問中,大人們意識到了環境污染、人心污染的發展新問題,為子孫后代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樣的問題需要用行動來回答。
【析·一周熱詞】
“城管清華造”
廣西柳州月薪1600元的城管招聘啟事,引來了25歲的清華大學本科生小韋,讓招考人員驚訝不已。
“一紙文憑不過是代表自己的學習經歷,從小事做起慢慢積累工作經驗、人生閱歷,當機會來到時就能穩穩抓住。”在“高不成低不就”的職業生涯挫折中,小韋選擇了明智的先就業再擇業的道路。
“平民飯桌”
河南鄭州的一些大酒店推出了從6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的自助餐,吸引了普通消費者;一個全國聯鎖的高端餐飲企業今年在全國各地關閉了8家門店……全國餐飲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減少4.5個百分點,高端餐飲企業開始轉型自救盯上平民飯桌。面向公款的高端餐飲由熱轉冷,被迫迎合老百姓,在這由熱轉冷的趨勢變化中,喝壞黨風喝壞胃的不正之風似乎在得到扭轉。
“尊嚴死”
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有了個新職務,新近成立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并推出了中國首個民間“生前預囑”文本。
在注定無法回避死亡時,一些人選擇把身上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讓生命以大愛的方式得以發揚,而把寶貴的醫療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的尊嚴死,也是你愛世界和他人的一種行動。
“在門口看看”
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法院立案執行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在法官苦口婆心地調解下,子女們最終在門口“看看”老人,話不到幾句就爭吵至不歡而散。
“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寫進法律,但卻難以出臺相應的細則和解釋,要求子女探望父母的案件一旦訴到法院,如何作出合法、合理的裁決,法律文書生效以后如何執行,將會是執行工作中面臨的新課題。
“富豪吃草”
在瑞士旅游時,前衛廚師帶領20名內地富豪,走進大自然收集香草和泥土,將肉放進土中并為他們準備午餐。
給富豪們吃的草與泥巴,雖然瑞士人沒有特別挑選,但恐怕是無公害和沒有添加劑的,不過吃壞了肚子,體驗就變成傷害了。這一次與草和泥巴的親密接觸,另類的異國之旅,希望還能喚醒富豪們對土地、草等自然資源的珍惜,對保護美麗中國的身體力行。
□東方今報新聞觀察員奚春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