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7日 08:44
來源: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評論員 李長需
昨日,鄭州海關快件監管中心正式開通運行,這意味著,集快件分揀、倉儲、報關于一體的綜合性快件申報進出境系統正式在我省新鄭國際機場建立,足不出省,航空快件即可統一報關、統一放行。對新鄭國際機場來說,可謂中部六省中的獨此一家;而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來說,更是獲得了發展的強力引擎。
籌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我省可謂謀劃已久: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建設實驗區的構想;2012年11月17日,《中原經濟區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的同時,規劃建設實驗區也獲得同意;今年3月7日,實驗區綜合發展規劃正式獲批。接連的利好消息中,鄭州海關快件監管中心的正式開通運行,無疑喜上添喜。
無論從宏觀戰略還是現實路徑來看,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絕非心血來潮,而是有著極為清醒的發展考量。具體來說,我省提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實現五大戰略定位,需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找到一個關鍵的突破口,這個突破口既能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又能輻射和帶動區域發展,還能推動擴大對外開放,但什么樣的突破口能擔此重任,至關重要。
而縱觀全球航空經濟發展的規律,航空經濟作為突破口恰恰具備這三大功能,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不失為一種更優的選擇。原因在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及速度經濟時代,航空運輸業正在成為繼海運、河運、鐵路、公路之后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五沖擊波”,航空經濟也成為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促進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發展航空經濟,不失為中原經濟區實現突破的現實路徑:鄭州有陸空銜接便利的航空港,有突出的區位優勢,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更有完備的開放條件,打造出一個功能完備的航空實驗區,發展航空經濟,鄭州具有現實及天然的優勢。因而提出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戰略,不僅切合現實,也打開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突破口,稱之為繼中原經濟區戰略之后又一里程碑意義的舉措,毫不為過。
從獲批的實驗區規劃本身,同樣可以讀出其重要意義。無論是其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等五大定位,還是到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要建設成為“大樞紐”、“大都市”、形成“大產業”的發展目標,無不為包括中原經濟區在內的中部地區的對外開放、產業轉移升級等,構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新高地,同時也為內陸地區如何在經濟全球化、國際產業分工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以更開放的姿態尋找定位,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路徑。
作為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肩負著先行先試的重大責任,雖然先行先試的困難會有不少,但這正是難得的機遇所在,也是先行先試的魅力所在。一個引領中原經濟區發展、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開放高地的建成,是需要這種魅力的。(相關報道見A07版)
相關新聞
更多>>